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理论(含专业翻译)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理论(含专业翻译)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理论(含专业翻译)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考研复试题库(二) . 6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理论(含专业翻译)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考研复试题库(三) 10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理论(含专业翻译)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考研复试题库(四) 14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理论(含专业翻译)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考研复试题库(五) 17
一、名词解释
1. 宣德炉
【答案】明宣德年间官府铸造的一批香炉等精妙铜器。铜料经多次熔炼,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仿制品很多。
2. 夔纹
【答案】夔纹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或以两夔相对,组成一个饕餮纹; 或仅作饕餮纹的附饰。通常只是作侧面描写。
3. 斗彩
【答案】在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和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称为“斗彩”。
4. 邓县画像砖
【答案】邓县画像砖是1957年在河南邓县学庄发现的。采用浅浮雕的手法,具有立体感,它的内容丰富,按其题材可以分为三类:车骑出行,以牛车为中心,表现墓主人出行的情景。神话传说和孝子故事,如郭巨养母埋儿掘地得金、老莱子彩服娱亲等。飞天供养和珍禽瑞兽,如飞天伎乐、四神、麒麟、凤凰、天马等。
5. 几何印纹硬陶
【答案】几何印纹硬陶是我国东南地区长期流行的一个品种。战国时期的几何印纹陶窑址,已在浙江绍兴等地发现,由于这类硬陶在胎土中所含氧化铝较高,需要经高温烧成,所以经常与原始青瓷同窑共烧。
6. 马家窑文化
【答案】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彩陶纹饰各具特点,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7. 马家窑文化彩陶
【答案】马家窑文化彩陶主要分布于甘肃和青海的部分地区,晚于半坡类型。装饰花纹以点和螺旋形花纹最为出色,点之外,围有螺旋纹,具有强烈的动感,内彩特别发达,从器口到器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