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史之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家窑文化
【答案】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彩陶纹饰各具特点,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2. 明式家具
【答案】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以苏州作品为典型。品类繁多、注重选材、做工考究,装饰简洁,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
3. 原始青瓷
【答案】原始青瓷是一种比较接近青瓷的陶瓷。这种陶瓷在商代己形成,主要产地是南方的浙江。在浙江绍兴富盛以及萧山等地,已发现许多战国时期的窑址。还有其他地方也有,比如:绍兴战国墓曾出土这种陶瓷130多件,品种有罐、鼎、盘、杯、盂、匝、碗、钵等,其中以杯、碗为最多。器物大多素面,仅饰简朴的波纹或栉齿纹,显然是用特制的工具刮划而成。在江苏无锡、湖南长沙等地战国墓也有出土。长沙所出多为罐、盒,呈黄绿或褐色釉,但所烧似不及浙江的火度充足。
4. 唐三彩
【答案】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得名“三彩”,实际上井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5. 人面形花纹
【答案】具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与人的生活习惯或方式有关)。人面作圆形,眼以上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状,耳部作对称的向上弯钩,或饰两条鱼纹。嘴角用两道相交的斜线组成,两边也各饰一条鱼,在鱼的周身用短线或小点装饰。值得重视的是,在人面纹的头顶,画出半圆状的束发,并有横出发笋(音机)的装饰,形象的反映出当时发饰的状况。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鱼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人面形的花纹,具有“寓人与鱼”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