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暨南大学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焦点

【答案】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焦点一定与说话者所设定的受话者所知道的某些信息有关,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表现出来,例

,如果,语调重音落在“小明”上,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的焦点,如果落如“小明吃了苹果。”

在“苹果”上,信息的焦点就是“苹果”。

2. 派生词

【答案】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语,即附加式合成词。词缀在词根前称为前缀,

,,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

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这些词都是由派生法构成的词,属于派生词。

3.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4. 古今字

【答案】古今字是文字学术语,是指表示同一个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采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从而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它也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孽乳现象。

5. 调类

【答案】调类是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在一起所建立起来的类别。也就是说,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根据能够区别意义的不同声调调值建立起来的声调类别。可见,调类是由调值决定的。一种语言或方言里有多少种声调调值,就有多少个调类。汉语方言的调类最少的是三个(河北滦县),最多的是十个(广西玉林); 一般的是四至六个。

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但是声调的名称并不是由调值决定的。第一、二、三、四声只是个顺序,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些名称则是根据中古时期“平、上、去、

人”四声的名称沿用下来的。我们现在仍然使用这些名称,目的就是便于了解古今声调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合情况。

6.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7.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二、简答题

8. 试绘制发音器官示意简图,并写出口腔中各发音部位的名称。

图 发音器官示意图

【答案】口腔上部可分上唇、上齿、齿敞、硬腭、软腭和小舌。口腔下部可分下唇、下齿和舌头三大部分。舌头又可分舌尖、舌叶、舌面三部分,舌面又分为前、中、后三部分,舌面后也

称舌根。

9. 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词”的“很学生、很男人”,“副+抽象名词”的“很青春、特现代”,“副+专有名词”的“很雷锋、很中国”。你对这些语法现象是怎样看待的? 请说明理由。

【答案】(1)副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交际的需要,“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组合也越来越普遍。这种格式产生的原因有:

①省略;

②表示主观感受的名词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③形容词空缺。

(2)“程度副词+名词”的类别

①程度副词+具体名词。这些名词可分为指人或指物,人们关注利用的一般是概念意义,具体名词涉及的与众不同的特征往往会被过滤剪辑掉,只潜藏在性质意义中。程度副词正好充当了引导开发的角色,具体名词的性质意义在其干预下被强化和显性化,从而满足表达的需要

②程度副词+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和地名,一般是知名度较高,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名词。这类名词的性质意义最弱。

③程度副词+抽象名词。最多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抽象名词性质意义最强,程度副词的修饰强化使抽象的概念性状化、具体化,从而产生非常奇妙的表达效果。

(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特点

新颖性、经济性和生动形象性。从根本上说,人们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是为了遵守某种既成规范而使用语言的,所以副名结构的应运而生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语用价值。它不仅起到了意义补偿作用,填补了无法言传的空白,同时激活了名词所包含的形容词性典型特征,给人们以表达和想象的空间。体现了汉语表达组合方式的灵活性和特殊性,显示了汉语表达方式的经济性和多样性。虽然显得不合常规,但又合情合理。

10.试指出下面例句中的生造的简称。

①有些泳术较佳的同学,从岸边游到艇上去。

②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卫运动。

【答案】泳术——游泳技术。爱卫运动——爱国卫生运动。

11.汉语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吗? 英语行不行?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在汉语中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等,而英语则可以用aunt 来统一表示这些称呼。这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

汉族和英吉利民族文化传统、家族结构不同,因此,在家族中对不同人的称呼也不相同。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