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0中国近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既具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的保守性。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日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不摆脱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谋求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行不通的。
2.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答案】(1)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具体而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但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成分。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较强的革命要求,想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谋求国家的富强,但他们与国外帝国主义与国内封建势力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以他们有软弱、妥协的一面,这就使得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②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且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而帝国主义更是不希望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同盟会反满,反君主政体,却放过了主要敌人一一帝国主义列强,因此在清帝退位后,就失去了前进的目标。他们不敢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和支持,结果革命却被外国资本主义所绞杀。他们只关注建立“共和”政权,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结果让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④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同盟会,从成立时起,思想上就缺乏统一信仰,组织上也不够巩固,这样的政党,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⑤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他们依靠的是清军士兵和民间秘密反清会党。武昌起义后,各地建立的民军,大部分是由原来的旧军和会党改编而成,领导权也掌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手里。
⑥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他们利用会党、新军,却不发动广大农民,在革命的高潮时期,甚至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2)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注重上层,而轻视对下层民众,尤其是对广大工人、农民的争取,他们热衷于暗杀和论战,对武装力量的重视不够。另外,他们提出的革命纲领中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广大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他们的革命热情,无法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的力量,最终造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②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留下了两点最重要的教训:
a.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推翻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不可能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能重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③辛亥革命的失败,也给中国留下了一些启示:在20世纪初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
c. 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 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3.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探刻的社会变革?
【答案】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在于:
(1)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为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中国以后一切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答案】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二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连续出现这些“左”倾错误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领导和瞎指挥。
(3)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4)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5.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之所以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卞要是因为:
(1)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生死决战,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 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瞒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人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3)从战争的结果卜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