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财务管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直接融资
【答案】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通过金融机构融通资金,是企业直接与资金供应者协商以取得资金。在直接融资过程中,资金供求双方借助于融资方式直接实现资金的转移,而无须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直接融资的范围比较广,可采用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发行股票或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
2. 经济批量(EOQ )
,又称经济订货量,是指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总和最低的【答案】经济批量(EOQ )
采购批量。经济批量可以采用公式法、逐批测试法和图示法进行计算。
如果不考虑存货的短缺成本,在基本经济批量模型假设的基础上,令A 表示全年需求量,Q 表示每批订货量,F 表示每批订货成本,C 表示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则有:
3. 财务杠杆
【答案】财务杠杆亦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资本的利用。企业的全部长期资本是由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所构成的。权益资本成本是变动的,在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而债务资本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不管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是多少,首先都要扣除利息等债务资本成本,然后才归属于权益资本。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对权益资本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可能给权益资本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有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即遭受财务风险。
4. 最优/最优资本结构(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是指企业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能【答案】最优资本结构(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
够使企业资本成本最小并因而使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即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决策的实质就是寻求企业最优的资本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进行判断与衡量的分析方法及其定量标准。主要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权益资本收益率法、EBIT —EPS 分析法、企业价值最大化法等。
从理论上讲,最优资本结构是存在的,但由于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寻找
最优资本结构十分困难。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财务管理人员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当作绝对的判别标准。在应用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时,还应结合其他因素,以使资本结构趋于最优。
5. 沉淀成本(沉没成本)(Sunk cost)
【答案】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改变,沉没成本则不能改变。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决策行为只应受未来的成本和效益影响。沉没成本的定义是无法收复(nonrecoverable )的成本。任何考虑沉没成本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沉没成本对于决策的影响是“在某件事上,为使过去投资的金钱、时间及精力不致白费,而表现出继续从事它的倾向”。沉没成本在消费者行为研宄中有丰富的记载,二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虽众说纷纭,但却一致指出人类的决策行为的确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人们为何将沉没成本纳入决策系统的解释很多,譬如人们不喜欢浪费(Arkes1996)、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护(Brockner 1992; Staw 1976; Teger 1980)等。除了上述望文生义的解释外,尚包括前景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1979)与心理会计理论(Thaler 1980 1985)。上述关于沉没成本如何影响决策的解释,无论是透过风险偏好程度、心理会计理论或者是由保存自我形象的观点出发,都存在一个共通点,就是消费者必须认知(perceive )到沉没成本的存在,沉没成本才能对决策造成影响。
6. 利税分流制度
【答案】利税分流制度是指为了改善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而制定的关于国家以税收和上交利润两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财经制度,具体内容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采取税收(即所得税)和上交利润两种形式,而不是只采取税收或上交利润某一种形式。
为了明确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促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我国从1989年开始在一部分国营企业中实施利税分流的试点,这是对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其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利税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利税分流就是企业实现的利润分别以所得税和利润两种形式上交国家一部分,其余利润留给企业。税后承包就是企业把上交所得税以后应交给国家的投资收益部分以承包方式确定下来。税后还贷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应在交纳所得税以后,用企业留用利润或其他自主运用的资金归还。
二、简答题
7. 估算现金流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估算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会涉及许多变量,并且需要企业有关部门的参与。一般来说,估算现金流量,最重视的是那些直接由投资方案产生的现金流量,即增量现金流量。所谓增量现金流量,是指接受或拒绝某个投资方案后,企业总现金流量因此发生的变动。在计算增量现金流量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沉没成本。由于沉没成本不是增量成本,它并不影响投资方案的取舍,所以在进行投资
决策分析时不应将它包括在内,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被指定用途或已经发生的支出。
(2)机会成本。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案,则必然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则是实施本方案的一种代价,即为这项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以便为既定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3)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在采纳一个新的项目后,该项目可能对公司的其他部门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影响的外在因素彼此问的交互影响,事实上很难准确地认定出来,但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仍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对净营运资金改变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当公司开办一次新业务且销量也因而扩大时,它对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而公司也必须筹措新的资金以满足这些项目的额外需求。另一方面,公司扩充的结果,使应付账款、应付费用等流动负债也同时增加,而它们的増加可以降低公司用于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资金需要。
8. 简述企业的财务活动。
【答案】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不断购进和售出;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资金的支出和收回,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断进行,也就会不断产生资金的收支。企业资金的收支,构成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活动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在筹资过程中,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收入;而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则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支出。这种由于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资金收支,就是由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在于把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以取得盈利,不断增加企业价值。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购置自身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企业的对内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与其他企业联营进行投资以及收购另一个企业等,形成企业的对外投资。无论是企业购买内部所需各种资产,还是购买各种证券,都需要支出资金。当企业变卖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其对外投资时,会产生资金的收入。这种因企业投资而产生的资金的收支,就是由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首先,企业要采购材料或商品,以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当企业将产品或商品售出后方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再次,如果企业现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还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以上活动所产生资金的收支,属于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