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邮电大学会计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
【答案】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也称应计制或应计基础,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该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为标准,而不考虑款项是否已经收付的会计核算原则。权责发生制是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核算基础,其特点为:以交易和事项是否实质发生为确认标准,旨在计量主体在某个期间内取得经济收益与消耗经济资源之间的差额。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权责发生制的优点表现在:①能正确反映物权转移; ②使收入与费用得以合理的配比。③采用权责发生制来计量企业的收益及其组成内容—般比当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能够更好地反映经营业绩; ④在市场经济中,是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确认了信用的所有方面。权责发生制会计通过在交易或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或付出现金时,报告交易或其他事项产生的现金后果来辅助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旦这些现金流量能在—种能够认可的确定性程度上被估计时,权责发生制才提供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2)权责发生制也具有局限性:①权责发生制是面向过去的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难以提供未来的会计信息; ②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权责发生制对某些会计确认程序不能也不可能得到全面贯彻。权责发生制是与历史成本相辅相成的,若—项交易或事项不能有效地用历史成本加以可靠地计量,权责发生制会计也就无法对其确认。
2. 交易性金融资产
【答案】金融资产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①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卞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者回购; ②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部分,具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③属十金融衍生工具。
3.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
【答案】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指在某一时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大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一个存量。
而现金流量是一定时期流入和流出企业现金的数额,它可以分为二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它是一个流量。企业的现金流量变化结果反映在财务状况中,财务状况是现金流量变化的起点,也是现金流量变化的终点。
二、简答题
4. 有的企业在现金管理中出现差错时,对短缺的现金当即由出纳人员补齐,对溢余的现金交出纳人员暂时保管。你认为这种管理方法是否可取? 为什么? 应当怎样做?
【答案】(1)不可取。
(2)这种管理方法可以使出纳员擅自挪用现金,私设小金库,可能会掩盖公司在现金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时可能会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3)企业首先应当制定现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开支审批制、日清月结制度、现金清查制度、现金保管制度等,明确出纳人员的岗位职责。
凡是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必须按照有关的会计规定进行处理。按照规定,对于现金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即现金溢缺情况,首先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现金清查中发现短缺的现金,应按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现金”科目; 在现金清查中发现溢余的现金,应按溢余的金额,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按如下要求进行处理:
①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或“现金”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口,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②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科目。
5. 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案】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财务报表按照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之间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是总体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的财务报表,它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资产负债表的整体结构是根据“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设计的,采用左右对称的结构,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反映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 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和构成情况。资产一方的项目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的项目均按流动性由强到弱,从上至下排列。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可以分析和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还可以把当期与前期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
和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的财务报表。在利润表中所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收入和所有费用,以及据此计算得到的报告期的利润或亏损,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一种动态财务报表,它还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水平,据此可分析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成因,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益。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编制,其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变动有自身的特点,即提供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通过报告企业现金的来源、运用、净额的增减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流动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在一定期问内企业的现金来源、用途及现金余额变动的原因等信息。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指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2)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联系
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静态的则务报表,反映特定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的则务状况。利润表是动态报表,反映一定时期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经营成果最终形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利润表的影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就是所说的勾稽关系。用公式表达为: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损益一期末留存收益一期初留存收益。
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特定会计主体一定期间的财务变动状况,这种变动状况集中体现在主体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上。财务状况变动的结果必然反映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之中。因此,现金流量表的结果必然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用公式表示为:特定会计主体的现金流量变化净额一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一期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额。
③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另外,利润表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通过营业收入、支出或净利润可推算出现金流出、流入情况。
6. 会计信息披露一般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案】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信息应披露以下内容:
(1)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重要的会计政策具体说来包括:①外币折算方法; ②存货的计价方法; ③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 ④坏账损失的核算; ⑤借款费用的处理; ⑥收入确认的原则; ⑦所得税的处理方法; ③合并原则; ⑨其他会计政策。
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事项主要有:①坏账是否会发生以及坏账的数额; ②货的毁损和过时损失; ③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大小; ④无形资产的受益期; ⑤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 ⑥收入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金额; ⑦或有损失和或有收益的发生以及发生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