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以来,全面发展的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举国体制下全民健身口号深入人心,我们不得不承认体育事业已成为国家和人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发展的社会对运动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坚实的运动基础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运动员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对他们的教育更要重视全面性与人才的多方位性。尤其是学训矛盾突出的当下,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努力把当前的学训矛盾转化成学训互赢的局面,使体校学生在拥有较高训练水平的同时还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本研究的对象为陕西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针对他们的培养方案除了成为国家队的后备人才以外,他们中的大多数将离开体校,面临严峻的升学、就业形势。只有专项技术的他们一旦脱离体育圈,他们的生活多是不理想的。良好的文化素质水平不仅可以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还为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因此,文化课水平的高低对体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少体校的学生文化课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文章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结合陕西省少体校学生文化课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该课题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适合体校学生文化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
本文对陕西省少体校学生文化课学习现状进行研究,对调查所获得的有效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阶段的学生对文化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在文化课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不积极,课下的作业完成情况也不理想,在作业完成情况、班级荣誉感等方面体校初中生是不及小学生的。
调查显示,无论是体育运动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不否认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文化课学习上下的功夫却远远不如训练上付出的心血。影响陕西省陕西省少体校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体育大环境下的金牌效应;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意识不足;文化课教师工资待遇满意程度;教练为了比赛需要占用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心程度等一系列因素都是和体育运动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息息相关的。
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了6点建议:定期对学生进行统一考试,把文化课学习成绩纳入校长的业绩考核范围;学校领导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奖惩制度,加大文化课学习资金投入;文化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教练奖金直接挂钩;遵循学生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