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疆住院医师急诊科题库>眼科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患者,女性,8岁,常规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3天后出现双眼红、眼痛、流泪、发热,在当地医院用头孢类药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次日出现双眼红肿,面部躯干红斑丘疹水泡,予地塞米松及能量合剂支持等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双眼及口唇肿痛,分泌物多,视力逐渐下降,且皮疹蔓延至全身。眼科检查:视力OD0.6,OS光感,右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6mm,外侧约3mm,上下睑间粘连处呈淡红色膜状,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弥漫点状缺损,基质层散在小片白色混浊,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左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7mm,外侧约5mm,上睑结膜与角膜粘连,遮盖近4/5角膜,余角膜混浊,眼内结构窥不见。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A.角膜软化症
B . Sjgren综合征
C . 蚕食性角膜溃疡
D . Steven-Johnson综合征
E . 结膜瘢痕性类天疱疮

患者男,58岁,因“间歇性咳嗽、痰中带血1个月”来诊。吸烟1~2包/d×30年。查体:T36.5℃,P86次/min,R24次/min,BP120/82mmHg;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可选择(提示经2个周期GP方案化学治疗后,复查胸部CT(增强):右上叶包块1.5cm×1.8cm。复查上腹部CT(增强)、颅脑MRI(增强)和全身放射性核素扫描均无肿瘤转移证据。)() A.继续原化学治疗方案2个周期。 手术治疗。 应用EGFR-TKI治疗。 吉西他滨+顺铂+同步放射治疗。 吉西他滨+顺铂+EGFR-TKI治疗。 胸部放射治疗+EGFR-TKI治疗。 培美曲塞(力比泰)单药二线化学治疗。 应用多西他赛(泰索帝)单药二线化学治疗。 顺铂+依托泊苷二线化学治疗。 地氟烷的哪些特点使其更适合门诊手术麻醉() 诱导迅速,苏醒及时。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价格便宜。 对血压影响小。 肝肾功能影响小。 门脉性与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区别点不包括() 假小叶的大小。 纤维间隔的宽窄。 纤维间隔内炎细胞浸润的轻重。 小胆管增生的程度。 肝细胞坏死的多少。 坏死后性肝硬化的主要特点是() 以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假小叶不完整。 又称小结节型肝硬化。 又称Laennec肝硬化。 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可见碎片状坏死。 肝脏明显变形,结节大小悬殊。 患者女,76岁,反复尿路感染20年,近2个月出现夜尿增多,查体:血压136/70mmHg,血常规HGB124g/L,血肌酐109μmol/L,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0~30个/HP,红细胞9~10个/HP,尿培养阳性。对于确诊有价值的检查有哪些() A.IVP。 膀胱镜检查。 肾活检病理检查。 肾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腹部X片。 肾脏彩超。 患者,女性,8岁,常规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3天后出现双眼红、眼痛、流泪、发热,在当地医院用头孢类药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次日出现双眼红肿,面部躯干红斑丘疹水泡,予地塞米松及能量合剂支持等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双眼及口唇肿痛,分泌物多,视力逐渐下降,且皮疹蔓延至全身。眼科检查:视力OD0.6,OS光感,右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6mm,外侧约3mm,上下睑间粘连处呈淡红色膜状,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弥漫点状缺损,基质层散在小片白色混浊,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左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7mm,外侧约5mm,上睑结膜与角膜粘连,遮盖近4/5角膜,余角膜混浊,眼内结构窥不见。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