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822美术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答案】美术作品是美术创作的成果,也是美术接受与消费的基础。在美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构成作品的两个重要要素。

(1)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美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艺术认识的客观化。美术家的艺术认识作为美术作品的内容,是一种确定的、客观化的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美术作品中内容的构成因素:

①题材。题材是美术家在审美地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而在美术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一定的现实生活。题材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②主题。主题是美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态度和情感等,属于作品内容的主观因素。主题是作品内容中最重要的东西,通常也被称为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

(2)美术作品的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即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一定物质材料、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态。它包括两种基本的构成因素:

①一是内部形式,即“组织结构”。作为美术作品内部形式的组织结构,在美术理论中,也称为“构图”,“布局’夕、“经营位置”等,它是从作品的整体结构,即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这一方面来把握内容的,更具体地说,它关心的是题材、形象及其相关的明暗、光线、色彩、线条在作品中的位置及其相互联系,所以,它是美术作品的内容向其存在方式推移的第一步。

②二是外部形式,即“美术语言”。对作品形式的欣赏,即是对由这两者构成的作品“形式美”的欣赏把握。如果说美术作品的组织结构是作品内容向外推移的第一步的话,那么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则是作品内容向外推移的第二步,它使内容与组织结构具体化、物态化。

(3)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①形式与内容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的,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也没有不表现一定内容的形式。 ②内容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一者之间是相互依存而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对于任何美术作品而言,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2. 简述艺术灵感。

【答案】(1)灵感内涵

艺术灵感是指艺术创作阶段,艺术家的大脑在受到某个外界刺激后,大脑皮层高度兴奋的一种高级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机能,激发起了艺术家头脑中的早已生成的各种艺术形象,有一种无限思绪喷涌而出,想一吐为快的感觉。

(2)灵感特点

①突发性、易逝性。艺术灵感的形成是非自然的、偶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来得快去

得也快。当艺术家认为思绪堵塞而打算停罢时,创作的思绪又如泉涌般源源不绝。若不及时捕捉,就会从此消失。

②超常性。从精神状况来看,艺术家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其想象力极度敏捷仿佛进入到一种超常的迷狂状态。艺术家的各种知识、记忆,思想片段被集中而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创作经验、技巧和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

③独创性。灵感思维的运动往往打破常规思维的格局,具有一种特殊的发现功能和表现功能,使艺术家在创作上能获得许多奇妙不凡的构思,最终结晶为新颖独创的艺术作品。

3. 简述对“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认识。

【答案】“昔家富贵,徐熙野逸”是五代时期西蜀画家黄荃和南唐画家徐熙花鸟画风格的总称。

(1)黄筌,西蜀宫廷画家。他继承唐代传统,所画题材多表现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以及其用于装饰宫廷的特点,被称为“黄家富贵”。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融,几不见勾勒痕迹,情态生动逼真。代表作有《写生珍禽图》。

(2)徐熙,南唐画家。终身不仕,自命高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草的格式而有所创造,被称为“徐熙野逸”。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他的画注重落墨,有“落墨花”之称。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信笔书写,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代表作有《王堂富贵图》《石榴图》。

(3)黄筌、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从而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以画家风格为分野的花鸟画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对后世花鸟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 简述巴洛克建筑。

【答案】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巴洛克风格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讲求富贵与豪华,强调感官享受,具体到建筑上的特征是:

(1)强调实体与空间的运动感,一改文艺复兴建筑简练庄重的水平线造型,大量采用曲线与曲面,构造丰富多变。

(2)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充满装饰,极力炫耀财富。

(3)将建筑与雕刻、绘画结合起来,通过富丽的装饰、大面积的壁画、动势强烈的雕像和绚烂的色彩来营造一种舞台般的幻觉效果。

(4)追求新奇,巴洛克建筑风格独特,追求新颖。

(5)趋向自然,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重感,刚劲有力,充满欢乐和兴致勃勃的气氛。

5. 简述宋代风俗画的发展状况。

【答案】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在汉代就己出现,至两宋方呈现繁荣局面。

(1)宋代风俗画繁荣的原因

①两宋绘画的商品化促进以民间画工为创作主体的风俗画繁荣出现。宋代经济发达、都市发展,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文艺的兴起,绘画己不仅是少数人的雅玩和收藏,开始成为商品进入市场,两宋时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绘画市场,民间画工人才辈出。

②宫廷画家参与风俗画创作,高超的技艺推动民间的创作,使人物画的主题、题材范围和表现手法比唐、五代有明显的变化和拓展。

(2)宋代风俗画的特点

①宋代风俗画以贴近生活的广泛题材,生动再现两宋的社会生活。宋代风俗画的题材相当广泛,包括货郎、婴戏、仕女、车马、街市、城郭、耕织、盘车以及村牧、村医、村学、粮运等,全方位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

②“写真”、“尚趣”是宋代风俗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画家们熟悉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并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与审美好尚,满足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市井百姓们的精神要求和审美需求,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

③宋代风俗画综合展现出宋代绘画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宋代风俗画不同于传统人物画背景多留空白的做法,而将人物置身于真实可感的环境之中,人物与环境之间协调一致。

(3)两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品

①北宋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汁梁繁荣热闹的都市风貌和汁河两岸的景物风光,不仅是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重要依据。

②南宋时期的风俗画进一步发展,供年节装饰的节令画进一步活跃。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篙的《货郎图》,这幅画描绘了农妇携带幼童兴致勃勃的围观货郎担的情景,形象自然生动,是宋代风俗画中的优秀之作。

6. 简述美术的创作过程。

【答案】美术的创作包括构思、转化、创作的过程。

(1)构思的过程

美术的构思过程中,想象的进行决定于作者的“情”和“意”。“情”是指作者的个人感觉和风格个性,“意”是指作者进行创作的思想和心志。作者的情感和个性通常会影响美术创作中的想象,只有这样,创作过程中的想象采不会背离艺术创作的主旨。

(2)转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