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 2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 .. 16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 .. 28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 .. 42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治学之政治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 .. 57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关系
【答案】政治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的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政治关系内含着三个层面的关系: ①由人们的需求引起的,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利益关系;
②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结成特定的社会政治力量,并在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中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
③在社会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所构成的政治权利关系。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2. 行政机关立法参与权
【答案】立法参与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所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利。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把立法权赋予议会,但政府一般都有权参与立法程序,由此构成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制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创议权,包括创议修改宪法和制定普通法律,这种创议可以是直接提出宪法修正案和法律的草案。如上所述,只有在议会制国家和半总统制国家,政府才有提出法律草案的权力。而在总统制的美国,总统和政府所拟定的法律草案,必须以议员的名义在议会提出,总统的立法参与权表现为指导立法,即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及各种专门咨文的形式提出立法纲领和计划; 二是对法律的否决权,这项权力是在公布法律的程序中体现的。如美国总统如不赞成某项法律,可以将否决意见书连同法案一起退回国会,但此种否决如果被国会两院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法律仍可生效。法国总统作为政府总政策的最高决策人,也可以将法律退给议会重新审议。
3. 国际政治格局
【答案】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国际政治格局有如下基本含义:
①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国际政治中,由于各行为主体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性,由于这些行为主体对于国际政治事务的认识和期望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往往造成各行为主体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性。
②国际政治格局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而形成的。在国际政治中,各行为主体就是为谋求、实现和维护各自利益而形成的力量主体,因此,国际政治中的利益矛盾,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国际政治诸力量主体之间的矛盾。
③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况。这种组合和构成的基本含义是: a. 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总体组合和构成;
b. 它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和构成的;
c. 它是指国际政治基本力量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总体形态和现实面貌。
4. 弹幼
【答案】弹勤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利(或豁免权)的政府高级官员或法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或与其职业道德不相符的行为等)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5. 院外活动
【答案】“院外活动”一词,源于美国政治学,它最初用来描绘意欲在国会立法期间影响议员的活动。院外活动的现代含义更为广泛,它小仅包括利益集团影响议员的活动,而且也包括利益集团谋求政党、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支持的活动,以及通过传播媒介等谋求一般公众支持的活动。院外活动集团以美国最为典型。院外活动包括直接院外活动和间接院外活动。直接院外活动即利益集团或其代表一一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个人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相对于直接院外活动,间接院外活动是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
6. 国家契约说
【答案】国家契约说是指国家来自人们之间订立的契约的观点。国家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坞鲁。至16--1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国家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国家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7. 二元君主政体与议会君主政体
【答案】二元君主制是指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的立宪君主政体,尤其是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仟命权而控制着国家的行政权,因此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故称为二元君主制。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君主一般有否决权。在有的情况下,君主还可以任命和指派部分议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议会。在有的国家,宪法甚至是君主“钦定”的。不
过,君主的权力毕竟由宪法做了规定并受到议会的某种程度的制约,君主制定法律尤其是做出重大决定时一般不能撇开议会。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两个权力中心的地位也有较大差别。现代实行这种政体的主要是西亚的少数几个国家,但它曾经是许多早期资产阶级国家采用过的政权组织形式。1814-1830年波旁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较近的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日本,都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德国皇帝和日本天皇实际上是真正的权力中心,而宪法的作用不大,议会的权力较小。18世纪的大部分时期,英国的政体可以说仍然是二元君主制,虽然已经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国王依然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力。
议会君主制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之一。议会君主制的主要特点有:
①责任内阁政府不再向君主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
②议会不仅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议会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
③议会拥有倒阁权,政府如果失去议会信任,要么集体辞职,要么请求君主解散议会。议会君主制虽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但君主的职能仅限于象征国家的统一和代表国家主权而没有实际权力。英国在1832年议会改革后巩固了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成为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在当代,西欧、北欧的一些国家以及日本,实行的也都是议会君主制政体。
8. 国家主权
【答案】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是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
①对内的最高权力,是指国家对于所辖范围内的一切事务的政治统治权;
②对外的独立权力,是指国家自行决定和处理一切内外事务的权力,这种独立权力,是由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决定的。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国家主权主要体现为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二、简答题
9.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原始民主制特征有哪些论述?
【答案】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但揭示了原始公社制度发展的规律、发展阶段及其瓦解的原因,而且明确地论述了氏族制度的特征及与原始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和氏族组织的管理模式的原始民主制的特征。这种原始民主制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原始民主制的原始性就在于,原始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初期在求生存的长期演化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这种自然性的基本特征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自然联系,联系的基础或纽带就是同一血缘关系。其特点是,管理所依靠的不是强力,而是管理者的威信和被管理者服从的自觉性。
(2)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制。由于在氏族公社内部,生产资料和生产品都是全体公社成员所公有,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没有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