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心理使役动词习得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心理使役动词,Worry类动词,零使役,母语迁移

  摘要

心理动词是用来描述心理活动的词语。根据论元的表达,Pesetsky (1995) 将心理动词分为Subject Experiencer (SE) 和Object experiencer (OE)。比如Alice likes the movie和例子The movie pleases Alice中,两句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句法结构却完全不同。前者的感受者出现在主语位置,而后者的感受者出现在宾语位置,造成了主宾倒置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词汇习得中对二语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且OE类动词被认为是含有一个隐性零使役,使得学习者习得这类动词时更为困难。其他使役表达如“使”“令”“让”等显性使役结构在汉语中十分常见,而在英语中较多使用词汇使役或是零位使役。由此,两类语言的差异必定会对二语习得者习得这类词语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汉语和英语心理使役用法特征,张(2001)将OE 类动词进一步分为:Shock类、 Satisfy类、以及 Worry类,其中Worry类是本研究的重点。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和学习者对零位使役的敏感度,本论文在三组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进行了调查,目的是发现他们在习得此类动词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习得SE和OE类动词会产生困难吗?
(2)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用OE类动词产出使役表达时,有什么偏好?
(3)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对于OE类动词的习得会有什么不同?
研究的结果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首先,在习得心理使役动词时,初级水平者在习得这类动词时问题最多所以母语迁移最有可能发生二语学习者的初级阶段。其次,学习者对零位使役不敏感,造成了心理使役动词习得困难,且不同水平的习得者偏好不同。最后,相比低水平英语学习者,高水平学习者对零使役有更高的敏感度且受母语影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