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学院824中文综合考试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各种记音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人民创制各种汉语记音与汉字注音法的经验总结。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有:
(1)汉字的注音工具
用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注音都有很大的缺陷,前两种要以认识大量汉字为基础,如果没有易识的音同或音近的字就难以注音。注音符号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它不完全是音素字母,注音不够准确,书写也不够方便。《汉语拼音方案》基本上克服了上述各种缺点,能够准确地给
汉字注音。它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拉丁字母,既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又便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需要。学习普通话光靠口耳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记音符号,以帮助教学,矫正读音。事实证明,《汉语拼音方案》正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3)此外,《汉语拼音方案》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2. 试指出下列句子属哪一句类。如果是疑问句,要指出小类名:如果有语气词,还要指出它的意义。
①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②给他两块钱上街买冰棍儿吃。
③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
④这儿还有一张漫画哪!
⑤你来取呢,还是我送去呢?
⑥他的事您到底还管不管?
⑦快往屋里搬东西吧!
⑧他难道会说这种糊涂话吗?
⑨他不会说这种糊涂话的。
⑩当心上小李的当。
【答案】①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疑问句,反诸问句,“吗”表示疑问语气)②给他两块钱上街买冰棍儿吃。(祈使句)
③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呢? (疑问句,特指问句,“呢”表示疑问语气)
④这儿还有一张漫画哪! (感叹句,“哪”表感叹语气,增加感情色彩)
⑤你来取呢,还是我送去呢? (疑问句,选择问句,“呢”表示疑问语气)
⑥他的事您到底还管不管? (疑问句,正反问句)
⑦快往屋里搬东西吧! (祈使句,“吧”表示商量、请求)
⑧他难道会说这种糊涂话吗? (疑问句,反话问句,“吗”表示疑问语气)
⑨他不会说这种糊涂话的。(陈述句,“的”表示确定语气)
⑩当心上小李的当! (祈使句)
3. 举例说明括号与点号连用时的用法。
【答案】括号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的称为句内括号,注释全句的称为句外括号。句内注释紧挨着被注释的词语,它的末尾不用句末点号; 句外注释则放在句子之后,句外括号内如有句末点号则须保留。
另外,括号还用在次序语的外面,例如,(一)(二)(三),(甲)(乙)(丙)。这时它和顿号的作用相同,括号后头不能再用顿号。括号内还有括号时,最外一层先用圆括号“( )”,以后可依次用方括号“[]”、六角括号“〔〕”、尖括号“<>”、方头括号“【】”。
4. 就下面例句说明反复与重复的区别。
①他说的是沙漠里的胡杨树。“没有滴水它居然能活上一千年,终于枯死后又翔地站立一千年,倒下后不散架不朽腐又是一千年! ”
②平淡的生活,平静的心情,平和的脾气,平静的话语。
【答案】例①的三个“一千年”突出了胡杨树的顽强生命力,属隔离反复。例②前后两个“平静”用词重复,后一个“平静”改成“平实”好些。
5. 举例说明什么是语境。
【答案】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称为社会现实语境)。
(1)上下文语境
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但是最切近最重要的上下文却是跟该词处于同一个句子的其他的词或短语。例如“宏伟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宏伟”之后的“的拦河大坝高高耸立”都是“宏伟”的下文语境,“耸立”之前从“宏伟”到“高高”都是“耸立”的上文语境。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对方的
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总是结合着情景语境选择词语、理解词语的。例如“这小伙子不错”,如果说这话的人年龄不大,便不会用“小伙子”这样的词语称呼年轻人,选用这样的词语还带有喜爱的色彩。而且,也只有依靠当时的情景语境才能明确所指的是哪个小伙子。
6. 举例说明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答案】礼貌原则是指在交际中应遵从的社会礼貌规则,话语交际必须遵从这种社会规范,才能顺利进行。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准则:
(1)损益准则
要求说话人少发表损人利己的观点,而是尽量多使别人收益。
(2)褒贬准则
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贬低和对自己的褒扬,而尽量多褒扬别人多贬低自己。比如说《红楼梦》中北静王见到贾宝玉语言清朗,谈吐有致,对贾政说“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3)一致准则
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与别人的观点、感情上的分歧,增加一致点。比如甲说:“他女朋友挺漂亮的! ”乙接话:“我也这么觉得。”就是遵循了一致准则。
7. 什么是基本词汇?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1)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2)基本词汇有三个特点
①稳固性
基本词汇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为稳定的。
②能产性
用基本词作为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最便于流传,所以,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基本词,便成了构成新词的基础。它们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③全民常用性
基本词汇的上述两个特点是以全民常用性为前提的。全民常用性是说它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它的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
8. 排比的修辞效果是什么? 了解排比的结构形式对写作有什么好处?
【答案】(1)排比的修辞效果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增强语势,突出语义,加深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构成排比的各项往往有共同的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