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朝万历《嘉定县志》记载“邑之民业,首藉棉布,纺织之勤奋,比户相属,家之租庸、服食、器用、交际、养生、送死之费,胥从此出。”这说明嘉定()①棉纺织业发达②家庭开支依赖于织布收入③小农经济瓦解④农业经济商品化态势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已知:反应器出口物料中MTBE含量为30%,甲醇含量为0.9%,异丁烯含量为1.1%。该反应进料的醇烯分子比为() 0.02。 1.02。 1.12。 1.22。
《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 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此渠”同一时期修建的另一古代水利工程是() 都江堰。 郑国渠。 灵渠。 井渠。
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到:“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体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