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5岁,无意中发现右眼视力下降3天。无伴眼红、眼痛,1周前曾剔过角膜异物。体检右眼视力0.08,无法矫正提高,眼压正常,眼前段无异常,眼底见下方视网膜扁平隆起,累及黄斑,下方赤道部视网膜有格子样变性变薄区而未见裂孔,视网膜下有白色线状条索。左眼视力1.2,眼前后段未见异常情况。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大泡性视网膜脱离。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Coats病。
流注好发部位是() A.头面部。 B.骨关节。 C.四肢躯干的肌肉深部。 D.项后部。 E.手足部。
P波与QRS波的关系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具有下列特点() 无固定关系。 P-QRS按顺序发生。 P-P,R-R间期相等,P波多于QRS波群。 QRS波群多于P波。 P-R间期>0.12s。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任何一种疾病都可找到形态的或化学的改变。 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疾病和健康。 不仅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关心病人的心理。 实现了对病人的尊重。 对健康、疾病的认识是片面的。
有头疽若伴有消渴病,最易出现的变证是() A.走黄。 B.内陷。 C.失荣。 D.肺痈。 E.颈痈。
某患者,女性,22岁。在做矫形手术的过程中应用了肌松药泮库溴铵,为了避免患者神经肌肉抑制加深,呼吸恢复延迟,医师不应同时给他使用的药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