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60管理学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双因素理论
【答案】保健一激励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赫兹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需要,他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两类需要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这类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2)激励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下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 ②工作上的成就感; ③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 ④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⑤职务上的责任感。
(3)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意义
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把传统的满意一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 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
2. 变革型领导
【答案】(1)变革型领导的定义变革型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个人魅力对追随者进行个人关怀与智力上的开发,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
(2)变革型领导的特点①具有领袖魅力,能够提供愿景规划和组织使命,灌输荣誉感,赢得尊重和信任; ②具有感染力,能传达高的期望,使用各种方式强调努力,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重要目标; ③具有智慧刺激的技能,能够激发智力、理性和深入细致的问题解决活动; ④拥有个性化关怀,能够关注个体,对不同员工不同对待,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建议。
3. 速动比率
【答案】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
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4. 管理权变观点
【答案】管理权变观点是由卢萨斯和司徒华在1977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一切随条件而定”。该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遍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只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组织外部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该理论包括以下三方面的观点:
(1)过去的管理理论(可分为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由于没有把管理和环境妥善联系起来,其管理观念和技术在理论与实践上联系不大,都不能使管理有效地进行,而权变理论主张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
(2)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有关环境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3)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的核心内容。
5. 组织冲突
【答案】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特别是在变革中是不可避兔的。
6. 存货
【答案】存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将出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例如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存货是这些资产的总称。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的认定要视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企业是否拥有存货所有权卜主要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如委托代销商品、出租及出借包装物、委托加工材料等物资,虽然不在本企业的仓库,但它们是企业的存货:而如受托代销商品、租入或借入的包装物等,虽然存放在企业,但不应作为企业的存货。
二、简答题
7. 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类。
【答案】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分为以下三类: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日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因而,这种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进行仔细和反复预测. 把预测和预期目标相比较,并促进计划的修订。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2)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主管人员愈早知道业务活动与计划的不一致。就可以愈快地采取纠偏措施,可以在发生重大问题之前即使纠正。
(3)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8. 企业的一般环境因素有哪些? 试举例予以说明。
【答案】企业的一般环境因素可归纳为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即使社会制度不变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其政府的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这些变化,组织可能无法预测,但一日‘变化产生后,它们对组织活动的影响,组织是可以分析的。组织必须通过政治环境研究,了解国家和政府日前禁止组织干什么、允许组织干什么、鼓励组织干什么,从而使组织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2)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 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 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的态度; 审美观念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特别是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如人口众多既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决定了总的市场规模庞大,又可能因其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充分满足,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经济的繁荣显然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而宏观经济的衰退则可能给所有经济组织带来生存的困难。
②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地区的就业越充分,收入水平越高,那么该地区的购买能力就越强,对某种活动及产品的需求就越大。一个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对其他非经济组织的活动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在温饱没有解决之前,居民很难自觉主动地去关心环保问题,支持环保组织的活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