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60管理学原理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答案】(1)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概念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其最终选择的是后悔值最小的方案。在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何一种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决策目标是避免较大的机会损失。
(2)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步骤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一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一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2. 战略性变革
【答案】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如果组织决定进行业务收缩,就必须考虑如何剥离非关联业务; 如果组织决定进行战略扩张,就必须考虑购并的对象和方式,以及组织文化重构等问题。
3. 横向一体化
【答案】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战略又称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
4. 组织设计
【答案】组织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设计是管理者做出明确的组织选择的过程,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没有一个最优的组织设计方案,而是要根据不同环境情况予以选择,组织设计结果直接影响组织管理效率的高低。
组织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劳动分工原则; ②部门化原则; ③指挥链原则; ④管理幅度原则; ⑤集权与分权原则; ⑥正规化原则。
5. 组织的具体环境
【答案】组织的具体环境又称组织的微观环境,是指与具体领域有关的任务环境,它直接影响着组织活动。通常由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商、用户及供应商等要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1)现有竞争者。包括基本情况,如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及其发展动向。
(2)潜在竞争对手。新进入者会促使市场竞争加剧,在位者只有对行业进入难易程度充分了解后,才能做出反击,应对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加剧的局面。
(3)替代品生产厂商。有些产品可以替代企业提供的产品,甚至对企业的经营构成威胁。
(4)用户。用户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 不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5)供应商。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按质地提供所需生产要素,直接影响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原材料的价格决定着产品成本以及企业利润。
6. 人际技能
【答案】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并成为三大管理技能,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种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三种管理技能。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二、简答题
7. 简述前馈、同期和反馈控制各自的优缺点。
【答案】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前馈控制三类。其定义及优缺点分别如下:
(1)前馈控制
①定义
前馈控制又称顶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和筹备情况和顶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比如预算。用财务或非财务术语,以数字编制的形式来制定未来某个时间的计划,即把计划紧缩成一些数字以实现计划条理化。
②优点
A. 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己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
B. 前馈控制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收并付诸实施。③缺点
前馈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2)同期控制
①定义
同期控制又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②优点
a. 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现场监督可以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纠正下属错误的作业方法与过程,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b. 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通过现场检查,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使经营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或者避免己经产生的经营问题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③缺点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成本的增加。
(3)反馈控制
①定义
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或成果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己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②优点
a. 反馈控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计划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实信息;
b. 反馈控制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
③缺点
a. 只能事后发挥作用。任何供以反馈分析的结果都是既定的、不能改变的结果,惟一的作用是为以后类似的工作提供警戒与参考。
b. 偏差发生与被发现并得到纠正之间有较长一段时滞,这必然对偏差纠正的效果发生很大影响。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反馈控制是惟一可用的控制手段。
8. 简述非确定性决策。
【答案】非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不确定性决策中,决策者不可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会发生,即使知道,也不能知道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非确定型决策所用的决策标准为:
(1)大中求大标准,即比较各方案的最好效果,然后选出最理想者。这是一个乐观的标准,也是最冒险的标准。
(2)最大最小标准。选用该标准时,先找出各方案的最坏后果,然后选出相对较好者。这是一个保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