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818管理学原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辨析题

1. 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应该注重自身的条件和生产能力

【答案】这种观点不全面。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应该要注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也要注重自身条件和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1)买方市场是指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有下降趋势,买方在交易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趋势。因此,会导致卖方之问竞相抛售,买方有任意选择商品的主动权。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盈利,最重要的是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

(2)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盈利,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织生产的同时一,也要注重自身的条件和生产能力,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创造更优越的企业条件,都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丰厚的利润。

2. 领导采用的领导方式应与下属的“成熟”程度一致。

【答案】T

赫西和布兰查德提出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

3. 战略性计划的特点是具体性和指导性。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战术性计划的特点是具体性和指导性,而战略性计划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长期性和整体性。具体内容如下:

(1)战略性计划

①定义

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计划一般由高层管理者制定,把握全局的发展方向。 ②特点

a. 长期性,即战略性计划涉及未来较长时期;

b. 整体性,即战略性计划是基于组织整体而制订的,强调组织整体的协调。

(2)战术性计划

①定义

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3)两者的区别

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从作用和影响上来看,战略性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的形成与创造过程中,战术性计划的实施则是对己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

因此,具体性和指导性是战术性计划的特点,战略性计划的特点是长期性和整体性。

二、简答题

4. 钱得勒指出:“战略决定结构”,试从战略与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机械式组织和有机组织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适用条件。

【答案】组织的战略就是它的总目标,它涉及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战略决定着组织的任务、技术和环境,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又决定着其本身的组织结构设计。因此,战略决定结构。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内容如下:(1)机械式组织

①机械式组织的定义

机械式组织结构也称官僚行政组织结构,是一种稳定的、僵硬的结构形式,它追求的目标是稳定运行中的效率。机械组织注重对任务进行高度的劳动分工和职能分工,以客观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方式挑选符合职务规范要求的合格的任职人员,并对分工后的专业化工作进行严密的层次控制,同时制定出许多程序、规则和标准。

②机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a. 任务被划分为独立的专业化部分;

b 职责范围受严格精确限定;

c. 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和许多程序规则;

d. 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集中在组织上层; e. 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沟通; f. 协调和控制倾向于采用严密结构的层级组织(如职能型组织)。

③适用条件

a. 环境相对稳定;

b. 任务明确且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

c. 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

d 按常规活动,以效率为主要目标;

e. 企业规模相对大。

(2)有机式组织

①有机式组织的定义

有机型组织结构也称适应性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它因为不具有标准化和规则条例,所以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依据需要迅速做出调整。

②有机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a. 员工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

b. 权责范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修正;

c. 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少;

d. 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分散在组织之中;

e. 强调上下级双向的沟通及横向和斜向的沟通;

f. 协调和控制经常依靠相互调整和具有较大灵活性的组织系统(如矩阵型组织)。

③适用条件

a. 环境相对不稳定和不确定,企业必须充分对外开放;

b. 任务多样化且不断变化,使用探索式决策过程;

c. 技术复杂而多变;

d. 有许多常规活动,需要较强的创造力和革新能力:e. 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5. 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如何理解ERP?

【答案】(1) ERP 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 I 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2) ERP 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 )、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 ERP 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6. 有效的控制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便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控制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为此,有效的控制应具有下述特征:

(1)适时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兔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原因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如果等到偏差已经非常明显,且对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后,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姗姗来迟,那么,即使这种信息是非常系统、绝对客观、完全正确的,也不可能对纠正偏差带来任何指导作用。

(2)适度控制

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这种恰到好处的控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有效的控制应该既能满足对组织活动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能防止与组织成员发生强烈的冲突,适度的控制应能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过多的控制会对组织中的人造成伤害。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过多限制,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抑制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工作热情的提高,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效率; 另一方面,过少的控制,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