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2.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3. 章句

【答案】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小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4.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5. 异形词

【答案】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

例如:“笔画”和“笔划”、“按语”和“案语”、“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6.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 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7.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8. 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指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指示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些词语,例如,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这些词语的具体或确切的指称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指示语主要有:

(1)人称指示; (2)时间指示; (3)空间指示; (4)其他的指示语还有话语指示和社会指示。

二、单项选择题

9. 全是虚词的是( )。

A. 所 们 正在

B. 于 和 与

C. 曾经 如果

D. 的 哈哈 哎

【答案】D

【解析】A 项,“所”、“们”都是虚词,“正在”是副词; B 项,“于”是介词,“和”、“与”是连词; C 项,“曾经”、“如果”是副词:D 项,“的”是助词,“哈哈”、“哎”是语气词,都属于虚词。

10. 有的方言区的人不能区分[n]和[l],这两个音在这些方言区的语音系统里一般都属于( )。

A. 两个对立的音位

B. 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C. 两个发音相近的音位

D. 西个对立音位的条件变体

【答案】B

【解析】在这些方言区,处于同样位置上得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这里的[n]和[1]就都是同一个音位的变体。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所以认为它们属于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11.汉字传入日本、朝鲜和韩国、越南,产生了_____等受汉字影响的文字符号:

A. 假名、谚文、字喃

B. 片名、韩文、越书

C. 日文、朝鲜文、越南文

D. 假名、朝文、字书

【答案】A

【解析】早期的日语没有文字系统,自汉字传入日本,日语开始用汉字来书写。约公元九世纪,日本人以中国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假名(Kana )。谚文是指15世纪在李氏朝鲜王朝创造朝鲜文以前,朝鲜人是借用汉字来纪录他们语言的文字。10世纪以后,越南人发明了字喃,也称喃字,这是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字。

12.发下列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 )。

A.[v]

B.[1]

C.[a]

D.[ts]

【答案】D

【解析】发音过程中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D 项属于清塞擦音。AC 两项为元音,声带颤动; B 项为辅音中的浊音,声带颤动。

13.

A. 形声

B. 会意

C. 指事

D. 象形

【答案】B

【解析】“得”的造字法为会意。从图画到甲骨文到篆书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行而

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