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大学814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及编后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及编后为按语的三种表现形式,其各自特点如下:

(1)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力一面: ①行文提纲掣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

②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③应用:依托报道配写一篇文前按语。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①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③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与理解。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①编后在发表形式上与前两种按语不同,它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善,可以有标题,一也可以署名;

②编后在写作要求上与前两种按语有所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③编后在功能上与前两种按语的侧重点不同: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大多起强调、提示的作用; 文中按语穿插于字里行间,大多起注释、点拨的作用; 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④编后在运用上比前两种按语灵活多样,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2. 网络新闻评论对于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

【答案】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通受众的广泛和平等参与、言论空间的拓展、文本形式的创新。

(1)普通受众的广泛和平等的参与

从评论主体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可分为记者评论、专家学者评论和普通网民评论。评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