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输血技术(师)题库>生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 .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 .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D .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E .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退行性核右移常见于()。 急性溶血。 类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恶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 急性溶血。 类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恶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成年男性血沉的参考值范围为()。 0~5mm/h。 5~15mm/h。 0~20mm/h。 0~15mm/h。 3~15mm/h。 DCS系统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哪些事项? 接触凝血因子是()。 FⅡ。 FⅤ。 FⅧ。 FⅨ。 FⅫ。 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在血液中,每一个分子抗凝血酶Ⅲ可以与一分子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失活。肝素可与抗凝血酶Ⅲ的一个赖氨酸残基结合,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增加100倍,使凝血酶立即失活。从而产生抗凝作用。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