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724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之艺术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作品的内容

【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 狄德罗

【答案】狄德罗是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虽未超出机械唯物论的局限但含有丰富的辩证法的因素。在文艺理论上,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打破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的框子,建立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严肃剧或市民剧; 扭转法国绘画中以布歇为代表的“罗可可”风尚,提出了一整套启蒙主义理想的现实主义艺术理论。主要著作《画论》、《关于<私生子>的谈话》。

3. 新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新古典主义音乐是20世纪初开始盛行的一种创作思潮,它主张音乐应回归到“古典”当中去。最典型作品有斯特拉文斯基的《阿波罗》、《妖女的亲吻》、《圣诗交响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宗教题材; 在音乐上力求模仿古代音乐风格,创作手法上则多运用现代技术。

4. 野兽主义艺术

【答案】野兽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个美术流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最早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马蒂斯。野兽主义追求强烈的主观表现,注意吸收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单纯强烈的色和粗犷造型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新样式。野兽主义强调绘画主题的抽象化表现,主张树立新的绘画准则。

5. 绘画

【答案】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艺术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它在美术门类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居于基础地位。绘画可以由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描绘出取材于社会和自然的一切可视形象。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的漫长岁月里,绘画是用直观形象记录和反映现实的主要手段。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题材极为广泛。因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不同,分为许多品种,其中主要的是油画、水墨画、版画等。

6. 艺术符号

【答案】艺术符号是符号学文学批评的术语之一,语出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人论》。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艺术符号与日常言语符号的差别不在手段而在日的,前者表现美感,后者表现概念。后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她认为艺术符号不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浓缩情感记忆的生命精神。艺术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即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

7. 视觉艺术

【答案】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包括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既包括二维的平面绘画作品和三维的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等形式。

8. 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等。

9. 现代设计

【答案】现代设计是20世纪兴起的一门艺术学科,它研究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既符合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又符合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生产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和环境设计等,与现代化生产紧密结合是它的特点。

10.艺术风格

【答案】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卜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性的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艺术风格既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二、简答题

1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

【答案】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艺术并不是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2)艺术在上层建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3)艺术相互间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突出体现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不同距离上:

①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中,有些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也应包括艺术和文学等;

②另一些意识形态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即那些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或比较密切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政治、法律以及道德。

12.为什么审美情感在艺术创造中起到中介的作用?

【答案】(1)审美情感的定义

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审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2)审美情感是推动艺术创作的中介

审美情感在艺术创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引发艺术家创作冲动的重要因素,而且贯穿于艺术创造的全过程,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和中介。其中介作用具体体现在:

①艺术家以情感为触媒进行审美感知,激发审美想象。

②艺术家情感的性质和强烈的程度往往决定着作品的感情倾向、格调高低。

③艺术家的情感可以激活各种想象和联想的客体材料,使之生发出与主体相契合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总之,由于审美情感的中介作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会紧紧相扣,循序渐进,各种审美心理要素才会体现出相同的审美趋向,从而为创造艺术形象发挥作用。

13.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是否束缚了摄影家的主体性?

【答案】摄影艺术的纪实性并没有束缚摄影家的主体性。

摄影作为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当然也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但主体性的发挥必须与纪实性相统一,而不能改变这一本质特性,如果抛开及时性,也就失去了摄影,摄影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实际主体的处理上,即说对对像进行选择或摆布上。

14.民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1)民歌的含义

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

(2)民歌的基本特征

民歌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和人民的社会生活联系最直接最紧密

民歌的作者是人民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打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而创作的,在过去,劳动人民被剥夺了掌握文化的权力,不识字,更不懂谱,但他们却用口口相传的力式编唱自己的歌曲,以满足生活的需要,如《长工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