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眼压值() 11~20mmHg。 10~20mmHg。 11~21mmHg。 10~21mmHg。 11~22mmHg。
患儿男,2岁。因低热3周伴盗汗、乏力来诊。其祖母最近发现患肺结核。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卡疤(+)。门诊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嘱患儿来院检查PPD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12~24小时。 24~48小时。 48~72小时。 72~84小时。 84~96小时。
哮喘持续状态发生的诱因是:() 呼吸道感染未控制。 致敏原持续存在。 严重脱水,痰液粘稠,形成痰栓阻塞小支气管。 严重的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 以上均不是。
男性,26岁,腹痛、腹泻、发热10小时。 患者于10小时前出现下腹部不适,呈阵发性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服黄连素和吗叮啉未见好转,腹痛由胃部移至右下腹部,并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5℃)及腹泻数次,为稀便,无脓血便,来我院急诊。查便常规阴性,查血象WBC18×109/L,急收入院。 既往体健,无肝肾病史,无结核及疫水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8.7℃,P120次/分,BP110/70mmHg。发育营养正常,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小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腹平,肝脾未及,无包块。全腹压痛以右下腹麦氏点周围为著,无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10~15次/分。 辅助检查:Hb162g/L,WBC25×109/L,中性分叶85%,杆状9%,尿常规(-)。粪便常规:稀水样便,WBC3~5/高倍,RBC0~2/高倍,肝功能正常。
甲、乙、丙、丁4个病人,均为汗证患者。甲病人外感风寒而无汗;乙病人慢性结核病盗汗;丙病人怔忡而汗;丁病人中风脱证多汗。丙病人宜选() A.天池。 太溪。 复溜。 阴郄。 关元。
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