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题库>第六节原虫病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49岁,因“持续发热伴畏寒、寒战7d”来诊。发病前10d到泰国旅游,被蚊子叮咬。发热时头昏、头痛,伴腹泻、恶心、呕吐,体温最高达41.5℃。当地医院给予头孢菌素及对症治疗效果差,给予氯喹治疗体温无下降,但腹泻有所好转。查体:T40.2℃,P146次/min,R25次/min,BP128/80mmHg;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皮肤黏膜苍白,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颈软;心、肺未发现异常;左下腹有轻压痛,肝、脾大,肝区叩压痛;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可能的诊断是()

A . A.败血症
B . 胆道梗阻伴感染
C . 伤寒
D . 细菌性痢疾
E . 流行性乙型脑炎
F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G . 急性肝炎
H . 恙虫热

可以治疗血证的通用穴位是()。 委中。 心俞。 脾俞。 膈俞。 肝俞。 下列关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的叙述,错误的是()。 好发于青年人。 好发于四肢屈侧,肘膝关节处。 慢性病程,反复发作。 预后留有凹陷性萎缩性瘢痕。 春秋季节多见。 明确指出肺痨的病因为“肺虫”的是() 《十药神书》。 《金匮要略》。 《普济本事方》。 《诸病源候论》。 《中藏经》。 山梨酸抑菌作用的最佳环境为() 碱性环境。 酸性环境。 中性环境。 高温环境。 低温环境。 男,65岁,CT示左额顶叶有一混杂密度病灶,中线结构右移,增强扫描示不均匀环状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单发转移瘤。 少枝胶质细胞瘤。 出血性梗死。 胶质母细胞瘤。 淋巴瘤。 患者男,49岁,因“持续发热伴畏寒、寒战7d”来诊。发病前10d到泰国旅游,被蚊子叮咬。发热时头昏、头痛,伴腹泻、恶心、呕吐,体温最高达41.5℃。当地医院给予头孢菌素及对症治疗效果差,给予氯喹治疗体温无下降,但腹泻有所好转。查体:T40.2℃,P146次/min,R25次/min,BP128/80mmHg;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皮肤黏膜苍白,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颈软;心、肺未发现异常;左下腹有轻压痛,肝、脾大,肝区叩压痛;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可能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