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华大学管理学院831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员工招聘要经过哪些程序?

【答案】为了保证员工选聘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并通过竞争来组织选聘工作。具体的步骤是:

(1)制定并落实招聘计划。当组织中出现需要填补的工作职位空缺时,有必要根据职位的类型、数量、时间等要求确定招聘计划,同时成立相应的选聘工作委员会或小组。

(2)对应聘者进行初选。当应聘者数量很多时,选聘小组需要对每一位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内部候选人的初选可以根据以往的人事考评记录来进行; 对外部应聘者则需要通过简短的初步面谈,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个申请人的工作经历及其他情况,观察他们的兴趣、观点、见解、独创性等,及时排除那些明显不符合基本要求的人。

(3)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在初选的基础上,需要对余下的应聘者进行材料审查和背景调查,并在确认之后进行细致的测试与评估,其内容包括:①智力与知识测试:②竞聘演讲与答辩; ③案例分析与候选人实际能力考核。

(4)选定录用员工。在上述各项工作完成的基础上,需要利用加权的方法,算出每个候选人知识、智力和能力的综合得分,并根据待聘职务的类型和具体要求决定取舍。对于决定录用的人员,应考虑由主管再一次进行亲自面试,并根据工作的实际要求与聘用者再作一次双向选择,最后决定选用与否。

(5)评价和反馈招聘效果。最后要对整个选聘工作的程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并且要对录用的员工进行追踪分析,通过对他们的评价来检查原有招聘工作的成效,总结招聘过程中的成功与过失,及时反馈到招聘部门,以便改进和修正。

2. 控制有哪些类型? 不同类型的控制有何特点?

【答案】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控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 值的方法分类可以分为:

①程序控制。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是时间t 的函数。即:Z=f(t )。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属于程序控制性质。

②跟踪控制。跟踪拎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若先行量为W ,则:Z=f(W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跟踪控制性质。

③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 值是过去时刻己达状态玫的函数。也就是说,Z 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即:Z=f(K )。自适应是相对的,有一定限度的。

④最佳控制。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 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 ,传递因子S 和K 及各种附加参数C ,即:Z=maxf(X , S.K , C )或Z=minf(X , S , K , C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普遍应用了最佳控制原理进行决策与管理。

(2)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分类可以分为:

①前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发生后再补救。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②同期控制: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其作用有两个: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 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

③反馈控制: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己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3. 运用决策树解题时,如果在决策点选取最大值时,有两个或者多个取得最大值,该如何处理?

【答案】决策树属于风险型决策的一种方法,面对多阶段的风险决策问题时,人们经常使用决策树法。其目标可以是最大期望收益,也可以是最大期望效用,同时注意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在运用决策树解题时,如果在决策点选取最大值时,有两个或者多个取得最大值,可以各算出决策点的期望收益,再从期望收益中选取最大值的决策点,或者在计算期望时,用收益的效用乘相应的概率,再求和,然后取其和最大的那个决策点。

4. 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案】人力资源计划的仟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

人力资源计划就是要使组织内外人员的供给与一定时期组织内部预计的需求相一致。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主要是根据组织中职务的数量和类型来确定的。职务数量指出了每种类型的职务需要多少人,职务类型指出了组织需要具备什么技能的人。一个组织在进行了组织设计之后,需要把组织的需求与组织内部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动态对比并找出预计的缺额。

(2)选配合适的人员

组织中的员工总是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动的。为了确保担任职务的人员具备职务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对组织内外的候选人进行筛选。这就必须研究和使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使组织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得到及时的补充。

(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培训既是为了适应组织内部变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个人生涯发展的要求。要使组织中的成员、技术、活动、环境等要素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以培养和储备适应未来要求的各级人才。

5. 解释准时制库存系统。

【答案】(1)准时制库存系统的定义

准时制库存系统(Just-in-tuneinventorysvstemJTT )是日本企业发明了一种管理库存得系统,其目标是实现零库存。它的基本思路是企业不储备原材料库存,一旦需要,立即向供应商提出,由供应商保质保量按时进来,生产继续进行下去。

(2)准时制库系统的步骤

①企业收到供应商进来的装有原材料的集装箱,卸下其中的原材料准备用于生产装配,同时把箱中的“看板”(Kanban ,日语中卡片或标牌的含义)交回给供应商;

②供应商接到“看板”后立即进行生产,并将新生产出来的原材料再送来。如果双方衔接的好的话,此时,上次的原材料刚好用完。

(3)准时制库系统的意义

①准时制库存系统可以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供应商必须在经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质量和数量,将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出来,并且准确无误地运送到规定的地点。

②准时制库存系统为企业选择和控制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时制库存系统事实上将库存及带来的风险转嫁给了供应商,供应商所能做的是自己消化或再次转嫁给那些为自己供货的供应商。

6.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他们凭借创新,将变化看作是开创另一个企业或服务的机遇。……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他们还应该了解成功创新的原理,并加以应用。”请你评价上述观点。

【答案】创造过程得出的结果需要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或工作方法就是创新。

(1)创新的重要意义

①创新作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无法应付新形势的挑战,也就无法完成肩负的任务。创新已经成为管理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创新是为适应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而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时,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系统内部某个或某些要素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必然要求或引起系统内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从而对系统原有的目标、活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③创新的作用在于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