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网络(跨专业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综合题

1. —客户向服务器请求建立TCP 连接。客户在TCP 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中的最后一个报文段中捎带上一些数据,请求服务器发送一个长度为1字节的文件。假定:

(1)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速率是R 字节/秒,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往返时间是RTT (固定值)。

(2)服务器发送的TCP 报文段的长度都是M 字节,而发送窗口大小是nM 字节。

(3)所有传送的报文段都不会出现差错(无重传),客户收到服务器发来的报文段后就及时发送确认。

(4)所有的协议首部开销都可忽略,所有确认报文段和连接建立阶段的报文段的长度都可忽略(即忽略这些报文段的发送时间)。

试证明,从客户开始发起连接建立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整个文件所需的时间T 是:

其中,符号[x]表示若x 不是整数,则把x 的整数部分加1。 (提示:求证的第一个等式发生在发送窗口较大的情况,可以连续地把文件发送完。求收到的第二个等式发生在发送窗口较小的情况,发送几个报文段后就必须停顿下来,等收到确认后再继续发送。建议先画出双方交互的时间图,然后再进行推导)。

【答案】

图 TCP 双方交互时间图

从客户端发送TCP 连接请求到客户端收到第一个报文段所需的时间的为2RTT 。

(1)当

(2)当时

到确认,必须停下等待确认。 时,由于发送窗口较大,可以连续把文件发送完,相当于连续的发因此, 由于发送窗口较小,发送完一个窗口的报文段后,因为还没有收送每一个报文段。服务器发送整个文件的时间为

文件的长度为L 可以被分为的窗口数为K , 若不能整除,最后一个窗口的长度

前(K-1)个窗口每个窗口的发送时间等于一个往返时延和下一个窗口中第一个报

文段的发送时间的加和,如图(b )所示,值为:

最后一个窗口的发送时间为:

总的发送时间为:

综上所述,从客户发起连接建立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整个文件所需的时间T 为:

2. 试计算一个包括5段链路的运输连接的单程端到端时延。5段链路程中有2段是卫星链路,有3段是广域网链路。每条卫星链路又由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部分组成。可以取这两部分的传播时延之和为250ms 。每一个广域网的范围是1500km ,其传播时延可按150000km/s来计算。各数据链路速率为48kb/s, 帧长为960位。

【答案】5段链路的传播时延

5段链路的发送时延:

所以5段链路单程端到端时延

3. IPV6只允许在源点进行分片,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案】IPV6把分片限制为由源点来完成。源点可以采用保证的最小MTU (1280字节),或者在发送数据前完成路径最大传送单元发现(Path MTU Discovery),以确定沿着该路径到终点的最小MTU 。当需要分片时,源点在发送数据报前先把数据报分片,保证每个数据报片都小于此路径的MTU 。因此,分片是端到端的,路径途中的路由器不允许进行分片。

采用端到端分片的方法可以减少路由器的开销,简化了中间节点对数据报的处理,因而允许路由器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数据报.

4.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所示。LAN2〜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 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图 网络互联图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CIDR 的理解。 对

为主机数150, (第24位为0);

主机数91

, (第24,25位10); 主机数为15,主机数为3, 所以主机位为5bit , 网络前缀27, 分配的地址块所以主机位为3bit ,网络前缀29,分配的地址块

所以主机位为8bit , 网络前缀为24,

分配地址块所以主机位为7bit , 网络前缀为25,

分配地址块 (第24, 25,26,27位为1110); (第24, 25, 26,27,28, 29位为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