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613无机及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之分析化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用

(已知:

A.0

B.50%

C.100%

D.200%

【答案】C 当体系电位为1.44V 时,滴定分数为( )。 )

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与灵敏度或特征浓度无关的是( )。

A. 待测元素本身的性质

B. 单色器的分辨率

C. 光源的特征

D. 仪器的噪音

【答案】D

3. 关于原子吸收光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原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

B. 样品必须汽化后才能测定

C. 不仅反映原子或粒子的性质,而且与分子结构有关

D. 可确定样品的各元素组成

【答案】C

【解析】原子吸收光谱与待测元素的种类有关,与原子在分子中存在的状态无关。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硬酸倾向于结合硬碱

B. 硬酸是强酸,而软酸是弱酸

C. 质子是强酸

D.IT 是软碱

【答案】B

5. (多选)下列符合无定形沉淀的生成条件是( )。

A. 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作用宜在适量电解质溶液中进行

C. 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答案】ABC

【解析】无定形沉淀的生成条件:(1)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沉淀;(2)加入大量电解质;(3)不断搅拌,适当加快沉淀剂的加入速度;(4)不必陈化。

6.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对的( )。

A. —个元素的“最后线”就是这个元素的“最灵敏线”

B. —个元素的“最后线”往往是这个元素的“最灵敏线”,但不一定是“最强线”

C.“最后线”就是这个元素的“最强线”,也就是“最灵敏线”

D.“最灵敏线”就是“最强线”

【答案】B

【解析】当浓度比较大时,谱线会产生自吸甚至自蚀现象,“最灵敏线”就不一定是“最强线”。

7. 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 )。

A. 强酸强碱可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B. 使滴定突跃尽量大

C. 加快滴定反应速度

D. 使滴定曲线比较美观

【答案】B

8. 采用碘量法标定

为( )。

A. 在强碱性溶液中

B. 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

C. 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

D. 在强酸性溶液中

【答案】C

9. 下列操作中,不能够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是( )。

A. 双水相萃取

B. 离心

C. 过滤

D. 超滤

【答案】D

溶液浓度时,必须控制好溶液的酸度,与发生反应的条件

10.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把消除系统误差,那么误差为0

B.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C. 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值之差

D. 偏差是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答案】C

二、填空题

11.磁偏转质谱的基本方程式是_____,在固定磁场及外加电压的仪器中,随磁场曲率半径逐渐增大,质荷比依次______排列。 【答案】从小到大

12.适用于红外光谱区的光源是_____和_____,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分光系统是_____。

【答案】硅碳棒;能斯特灯;迈克尔逊干涉仪

13.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由哪两种物质配制的:_____、_____、刚配好的洗液应呈色,用久后变为_____色时,表示洗液已经失效。.

【答案】红;棕绿

14.在配位滴定中,林邦(Ringbom )误差公式是_____。 【答案】

15.已知某样品分析结果落在

率为_____

【答案】2.27%

16.由于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使吸收强度增加,这种效应称为_____。

【答案】增色效应

17,为了使分光光度法测定准确吸光度应控制在.

【答案】改变溶液浓度;改变吸收池厚度

18.某一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在P (2.0)=0.9772, 则u

值在

【答案】95.44%

%范围内的概率为95.46, 则分析结果大于60.66%的概, 范围内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和_____。之间的概率若已知时,之间出现的概率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