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705土地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楼面地价

【答案】楼面地价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单价

2. 土地使用权出租

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3. 土地利用经济

【答案】土地利用经济是指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4. 土地使用制 【答案】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同地建筑物和其它附

【答案】土地使用制是指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5. 收益还原法

【答案】收益还原法是指将土地的纯收益按一定的还原利率资本化,在一定的贴现利率下,土地未来纯收益的贴现值总和。

二、简答题

6. 土地税收的功能。

【答案】土地税收的功能包括:

(1)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2)抑制土地征收;

(3)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4)引导土地利用方向;

(5)调节土地收益分配。

7. 土地估价的本质。

【答案】土地估价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估价师评估土地的价值(value )而不是价格(price );

(2)土地估价是模拟市场定价而不是替代市场定价;

(3)土地估价提供价值意见,但不对价格做出保证;

(4)土地估价会有误差但应将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5)土地估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8. 简述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

【答案】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包括:

(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2)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3)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

(4)调节消费结构;

(5)利用新技术;

(6)保护土地资源。

9. 最坏耕地产生级差地租的几种情况?

【答案】最坏耕地产生级差地租的表现为以下几类:

(1)由于在较好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降低造成的。

(2)由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有更坏的土地投入耕作,其个别生产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因而原来最坏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这个新的社会生产价格,从而形成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

(3)在最坏土地卜追加投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10.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答案】制约土地自然供给的因素包括:

(1)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2)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3)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

(4)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5)一定的交通条件。

三、论述题

11.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

【答案】(1)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障碍

①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泛化。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在《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等重要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集体”的主体代表,法律规定却较为含糊。同时,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是“按股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由于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泛化,致使在土地产权市场中经常出现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利之争,加大了交易成本,或者是造成了土地所有权的虚置。

②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界定不清。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是建立在所有权主体凌驾于使用权主体之上的行政配给关系所决定的,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界定小清。

③土地的产权残缺不全。目前我国是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纳入国有土地统一管理。农民对承包的土地拥有使用权、收益权、经营自主权,却没有抵押权、继承权; 土地市场的机制不完善导致第土地市场的信息不畅通; 土地交易价格被扭曲; 土地交易的中介服务不完善。

④土地交易组织发育滞缓,土地市场需求乏力。农业经营的收益越来越低:农业风险的防范机制尚未建立; 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小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有些农民即使转移到二、三产业,由于失业的风险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他们宁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抛荒弃耕,也不愿意转移出让,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因此而严重受阻。

(2)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①理顺市场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强化所有权职能。进一步明晰集体产权的主张。明确村民委员会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代表是比较现实和稳妥的选择。这既尊重了历史,又考虑到了农村现状,而且操作的成本也不高。

②科学界定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范围。

a. 应当在法律上明确界定农村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在“两权分离”、农户作为土地经营主体的体制下,所有权主体对集体土地有监管权,如按合同规定使用土地,防止荒芜、弃耕地或任意改变土地使用方向。

b. 应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完整的土地使用权至少应包括排他的占有权、开发利用权、收益权、流转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七项。土地使用权主体不得借口使用权独立而危及所有权主体的利益。

③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制度。

a. 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杜绝任何商业性的征地;

b. 改变现在按土地原用途、以征地前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进行补偿的办法,推行土地评估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补偿办法;

c. 增加征地过程透明度。国家在征地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审核征地目的,批准土地征用许可,监督征地过程的合法化,防止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等现象的发生。

④健全农村土地市场的服务体系。

a. 建立地价评估机制。要尽快制定农村土地估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