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主治医师题库>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52岁,57kg。13年前无明显原因感劳累后心悸、气短,因近一个半月症状明显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入院。体检:T37.5℃,RR20次/分,P118次/分,BP95/60mmHg。颈静脉怒张,听诊两中下肺野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前区舒张期杂音及剑突下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4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检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44次/分,心房纤颤;胸部X平片:双肺淤血,肺动脉主干扩张,左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钙化,交界部粘连,开放明显受限,关闭时少量反流。瓣口面积0.8cm2,三尖瓣回声偏强,开放正常关闭欠佳。心导管检查示右房压17mmHg,肺动脉压63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23mmHg,心输出量2.2升/分;血气分析pH7.25,PCO235mmHg,PO278mmHg,BE-7.5。

关于该患者的病情评估是()。

A . A.心功能Ⅱ~Ⅲ级
B . 心功能Ⅲ~Ⅳ级
C . ASA评分Ⅲ级
D . ASA评分Ⅳ级
E . 中度肺动脉高压
F . 重度肺动脉高压
G . 中度二尖瓣狭窄
H . 重度二尖瓣狭窄
I . 右心功能衰竭
J . 左心功能心衰
K . 呼吸性碱中毒
L . 代谢性酸中毒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哮喘、皮炎、吸收不良。 对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术前4小时禁食、禁饮。 检查2小时后,进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病人常取仰卧位。 检查时观察面色、呼吸、脉搏。 检查后立即用朵贝尔液漱口。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腹软,无压痛。血常规:WBC14×109/L,中性86%,血小板180×109/L,尿便常规未见异常。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 普通型。 重型。 极重型。 未分型。 极危型。 FRC的存在使得() 在呼气末肺泡呈萎缩状态。 呼气末肺泡内氧分压骤然升高。 在呼气末肺泡呈过度膨胀状态。 呼吸间歇期血液与肺泡之间仍有气体交换。 肺泡内氧分压在呼气末骤降。 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光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如果要求有较大的宽容度,应选用何种胶片() A.反差大的。 高对比度的。 γ小的。 直线部斜率大的。 足部大的。

患者男,52岁,57kg。13年前无明显原因感劳累后心悸、气短,因近一个半月症状明显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入院。体检:T37.5℃,RR20次/分,P118次/分,BP95/60mmHg。颈静脉怒张,听诊两中下肺野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前区舒张期杂音及剑突下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4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检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44次/分,心房纤颤;胸部X平片:双肺淤血,肺动脉主干扩张,左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钙化,交界部粘连,开放明显受限,关闭时少量反流。瓣口面积0.8cm2,三尖瓣回声偏强,开放正常关闭欠佳。心导管检查示右房压17mmHg,肺动脉压63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23mmHg,心输出量2.2升/分;血气分析pH7.25,PCO235mmHg,PO278mmHg,BE-7.5。

关于该患者的病情评估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