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813西方政治学说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民社会

【答案】市民社会是黑格尔的一个概念,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多个个人和若干家庭的聚集,是家庭扩大与分裂的发展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合形式。独立的个人由于相互需要而联合成市民社会,他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利用。市民社会包含有三个环节:

①“需要的体系”。个人的需要,通过个人和其他一切人的劳动与需要的满足而获得满足。这要有劳动,有分工的方式,有各个等级的形成。

②司法。由法律去规定和维系各种财产关系、契约关系,通过司法保护所有权和人格。

③警察和同业公会。通过它们预防社会危险、保护生命财产,把每个人的特殊利益作为共同利益子以关心。现在通常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利体育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2. 法治(洛克)

【答案】法治是指“法的统治“,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洛克认为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目的,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到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专制政体与自由根本对立,因此,洛克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暴君的专制,而且反对“贤君”的专制。他还认为,自由与法律相互联结,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分权是实现法治原则的根本保证。

3. 宗教改革

【答案】宗教改革是指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政教体系,为后来西方国家从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社会过度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西方史学界也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慈运理、约翰·加尔文、门诺·西门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约翰·卫斯理及其后发展出来的新教徒教派。而狭义上的新教及宗教改革,通常限定在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法伦和约》的出台为止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 亨廷顿

【答案】塞缪尔。亨廷顿,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他最著名的理论是关于政治体系制度化的四个指标。按照西方政治学家的看法,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趋向,必须确立一个衡量座标。亨廷顿特别强调政治制度化的作用,他指出一种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水平可用四个指标来衡量:

①适应性,即政治体系能否应付环境不断变化的挑战,从而得以存活和延续。

②复杂性,即政治组织是否在结构上高度分化,并在功能上实施隶属关系明确、职责权限清晰的专门化分工。

③自主性,即政治系统能否独立于其他社会力量或社会活动而运作,程序合理,决策果断,令行禁止。

④内聚性,即政治体系是否具备共同意识,在总体上做到团结协作、步调统一。按照亨廷顿的理论逻辑,用上述指标来衡量,西方政治制度无疑是最完备、最成熟的理想模式。

5. 政体三要素

【答案】政体三要素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英国资产阶级分权学说的创立者约翰·洛克据此提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权分立、制衡的主张,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鸿完善了“三权分立”思想。其后,美国的潘恩、杰斐逊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理论。现代意义上的政体三要素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中,立法权是指制定或修订法律,行政权是指执行国家的意志,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司法权是指惩罚罪犯或裁决私人讼争。实行三权分立最典型的国家是美国。

6. 孟德斯鸠

【答案】孟德斯鸠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其政治观点倾向于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其著作《论法的精神》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与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他使用了历史的方法,探寻了社会、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存在规律,分别考察了各类政体的性质,他还讨论了腐化的问题,提出了政治自由问题和分权学说。在这本书中,孟德斯鸠运用历史方法和文化学的方法,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和民主制度,在西方政治思想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7. 苏格拉底

【答案】苏格拉底是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一生追求真理,把主要精力用来

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探讨普遍定义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与此相联系,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8. 三权分立

【答案】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机关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衡的一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原则。

它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坞诊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具体体现总统与国会、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统有权签署或有条件地否决国会决议的法案,有权推荐各级法官被政府任用; 国会批准总统对官员的提名,并以“委员会批准制度”来制约行政部门的决定:法院审查总统和国会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

9.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一种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孔德、斯宾塞。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号,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社会现象; 用人类精神的发展来说明人类历史的进化; 用“爱”、“团结”和“社会有机体”等原则来协调两大阶级的对立,要无产阶级安分守己。以此为资本主义现存制度的合理性做辩护。

10.双城论

【答案】双城论是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二、简答题

11.古希腊罗马自然法思想演变?

【答案】古希腊罗马自然法思想演变经历了如下阶段:

(1)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中,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朦胧的思想,即自然的法与由人所制定的法之间的对立。

(2)自然法概念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