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花卉(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短截

【答案】“短截”指对一年生枝条进行剪短,留下一部分枝条进行生长。其主要作用是促使其抽生新梢,増加分枝数目,以保证树势健壮和正常结果。短截常用于骨干枝修剪、培养结果枝组和树体局部更新复壮等。

2. 生命周期

【答案】“生命周期”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时起,经过营养生长变成植株,然后经历生殖发育阶段(开花、结果或贮藏器官形成),最后死亡的全过程。

3. 春植球根花卉

【答案】“春植球根花卉”是指春季种植,夏、秋季开花,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为球星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喜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花芽分化一般在夏季生长期进行。如大丽花、唐菖蒲、美人蕉、晚香玉等。

4. 年周期

【答案】“年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内其植株个体所经历的休眠、萌发、生长、开花、结实的过程。

5. 冬性植物

【答案】“冬性植物”是指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低温,约在0〜100C 的温度下,能够在30〜70天内完成春化阶段的植物。

6. 营养繁殖

【答案】“营养繁殖”又称无性繁殖,是指利用花卉植株体的部分营养器官(根、茎、叶、芽)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温室木本花卉、多年生花丼、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的花卉常用分生、扦插方法繁殖。如一品红、变叶木、瓜叶菊等。仙人掌等多浆植物也常采用扦插、嫁接繁殖。

7. 软枝扦插

【答案】“软枝扦插”是指选取枝梢部分的插穗,长度依花卉的种类、节间长度及组织软硬而异,通常5〜10cm ,插条为春季生长充实的成熟枝,多数花木(常绿花木和多数落叶花木)均可用软枝扦插。

8. 移植

【答案】“移植”是指幼苗经定苗后,还需后截广2次,包括起苗和栽植两个过程。

二、简答题

9. 简述宿根花卉的特点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答案】宿根花卉是指可以生活几年到许多年而没有木质茎的植物。

(1)特点

①使用方便经济,一次种植可多年观赏。

②大多数种类(品种)对环境要求不严,管理相对简单粗放。

③种类(品种)繁多,形态多变,生态习性差异大,应用方便,适于多种环境应用。

④观赏期不一,可周年选用。

⑤是花境的主要材料,还可作专类园布置。

⑥适于多种应用方式。

⑦许多种类抗污染,耐瘠薄,是街道、工矿区、土壤瘠薄地美化的优良花卉。

⑧不同地区可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种类不同,是可形成地方特色的植物。

(2)应用

宿根花丼在园林中可用作花境、花坛、种植钵、花带、花丛花群、地被、切花、干花、垂直绿化的材料。

10.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案】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

(1)浸种。发芽缓慢的种子使用此方法。用温水浸种较冷水好,时间也短。时间过长,种子易腐烂。

(2)刻伤种皮。用于种皮厚硬的种子。

(3)去除影响种子吸水的附属物绵毛等。种子中掺入砂子,轻轻搓动可去除种子附着的毛。

(4)药物处理种子。可以打破上胚轴休眠;完成生理后熟要求低温的种子;改善种皮透性,促其发芽;打破种子二重休眠性。

11.试述矿质元素的吸收态和在体内的移动性。

【答案】(1)矿质元素只有以一定的离子状态存在时,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这就是矿质元素的吸收态。

(2)移动性则表明元素在花卉体内的可再利用状况,表现在该种元素不足时症状首先出现的位置。一些不易于移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首先在植物的新叶上边表现出来相应的缺乏症状,如S 、Ca 、Fe 、B 、Cu 、Mn 、C1、Mo ; 而一些易于移动的矿质元素缺乏时,首先在植物的老叶上表现出来相应的缺乏症状,如N 、P 、K 、Mg 、Zn 。

12.室内花卉有哪些用途?应用特点如何?

【答案】室内花卉的用途主要是室内的装饰、美化以及环境的调节功能。其应用特点主要包括:

(1)主要用于室内绿化装饰布置;

(2)较适应室内低光照、低空气湿度、温度较高、通风差的环境;

(3)有木本和草本,大小高低不同;有观花和观叶,叶色、花色不同;可供选择的种类多;

(4)有直立和蔓性;株形和叶形差异大;可以采用多种应用形式;

(5)是室内花园的主要材料。

13.园林花卉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哪些?

【答案】园林花丼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包括干燥贮藏法、干燥密闭法、干燥低温密闭法、湿藏法和水藏法。

14.球根花卉园林应用有哪些特点?

【答案】秋植球根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如下:

(1)可供选择的花卉品种多,易形成丰富的景观,但大多种类对环境要求较严;

(2)大多数色彩艳丽丰富;

(3)球根花卉花朵仅开一季,随后就进入休眠;

(4)花期易控制;

(5)球根花卉是春天的重要花卉;

(6)球根花卉是各种花丼应用形式的优良材料;

(7)许多种类可以水养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