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饮子主治的病症是()。 肝肾阴虚证。 阴虚火旺证。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肾阳不足证。 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
组成中含有穿山甲、皂角刺的方剂是()。 复元活血汤。 阳和汤。 普济消毒饮。 桂枝茯苓丸。 仙方活命饮。
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 速刺的练习。 提插的练习。 捻转的练习。 弹柄法的练习。 刮柄法的练习。
区别肾气丸证与六味地黄丸证的重要指征是()。 小便频数与小便清长。 头晕耳鸣与阳痿不育。 舌红苔少与舌淡苔白。 腰膝酸软与腰膝冷痛。 口渴喜饮与口渴欲饮。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咳嗽2d,伴气促1d”来诊。体温37.0~40.5℃。既往健康,生长发育过程无异常,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9.5℃,P170次/min,R66次/min;烦躁;颈部和躯干部可见猩红热样皮疹;鼻翼扇动,口周发绀,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双肺可闻中小湿性啰音;心音尚可,HR17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肋下1.5cm。此时查体还应重点注意(提示经上述处理1h后,患儿安静,口周略发绀,呼吸、心率较前减慢,肝缩小。但1h后,患儿又烦躁哭闹,发绀及呼吸困难加重。查体:P180次/min,R72次/min,HR180次/min,心音尚可,腹稍胀,肝肋下3.5cm。)() A.肠鸣音。 脑膜刺激征。 病理反射。 肺部湿性啰音。 双肺呼吸音。 肺部叩诊。 前囟。
患者,女,24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少汗,胸闷心悸,咽痛,咳嗽,口微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检:主动脉瓣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肝肋下2指,脾触及1指,血红蛋白80g/L,尿红细胞(+),血培养阳性。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