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3岁,主因间歇性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伴磨牙1个月就诊。1个月来,于晨起空腹时即出现上腹痛,时发时止,伴腹泻,大便奇臭,与便秘交替发生,并有恶心、呕吐,曾呕出虫体,不详。夜眠不安、咬牙。体检:营养不良,消瘦,脱水貌,精神萎靡,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上腹部及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其他未见异常。患儿生在水乡,有生食荸荠、菱角习惯。血常规:白细胞12乘以十的九次方/L、嗜酸性粒细胞0.19、淋巴细胞0.23、中性粒细胞0.58,肝胆B超示:胆囊炎。本案例的临床特征是() A.生食菱解习惯。 B.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呕出虫子。 C.腹泻,大便奇臭。 D.夜眠不安、咬牙。 E.空腹时脐周痛。
以法律关系的产生依据是否使用法律制度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 平等的法律关系和隶属的法律关系。 一般的法律关系和具体的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患者,男性,70岁。因听力逐渐减退一年多,来院就诊,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其骨传导功能正常,空气传导功能障碍。空气传导过程中,错误的说法是() A.声波经鼓膜传至听骨链。 听骨链将鼓膜振动传至蜗管。 前庭阶外淋巴的波动经前庭膜传至内淋巴。 内淋巴的波动影响螺旋膜,刺激螺旋器。 鼓阶的外淋巴产生波动传至第2鼓膜。
男性,34岁,河北人,2个月前到东北出差。返回原籍后半月,出现发热、寒战、右上腹涨痛、萎靡不振就诊。曾在东北出差时喜食生鱼片。体检:T38.4℃,巩膜黄染,心肺正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肋下2cm有触痛,脾肋下1.5cm。血常规:白细胞12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49%,淋巴细胞21%,嗜酸性粒细胞30%,血清球蛋白增高,肝B超示有斑片状回声,肝内胆管扩张。确诊本例有重要意义的检查是() A.取粪便查虫卵。 B.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虫卵。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肝组织活检。 E.血清胆红素检查。
测验分数一般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点。如在韦氏智力测验中,通常是用测得的IQ值加减()(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来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 16。 15。 5。 2。
不能把分数(),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轻易下结论。我们说,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