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全科住院医师题库>心血管科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70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短、下肢水肿10年,加重2周,神志不清1天"为主诉入院。每年冬季发作,咳白色黏痰,近2周上述症状加重,咳黄痰,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天前因头痛、烦躁、夜间不能睡觉,家属给予地西泮2片,服后即入睡不醒。既往史:吸烟30年,20支/日。

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有哪些()

A . A.高龄
B . 气管-支气管感染
C . 应用地西泮
D . 心功能不全
E . 病程较长
F . 肺炎

男性,70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短、下肢水肿10年,加重2周,神志不清1天"为主诉入院。每年冬季发作,咳白色黏痰,近2周上述症状加重,咳黄痰,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天前因头痛、烦躁、夜间不能睡觉,家属给予地西泮2片,服后即入睡不醒。既往史:吸烟30年,20支/日。该患者可能存在下列哪些体征() A.球结膜水肿。 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双侧语颤增强。 叩诊肺部呈实音。 肺部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桶状胸。 肺部湿啰音和(或)干啰音。 胸膜摩擦感。 胸膜摩擦音。 脾大。 男性,60岁。以往有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病情尚稳定。近1月来胸痛又发作,且多发生在午睡时或晚间入睡后,起床站立后可缓解。近1月的胸痛发作考虑心绞痛为哪种类型() A.变异型心绞痛。 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 梗死前心绞痛。 初发型心绞痛。 男性,50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I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半年后病人再次心绞痛发作,诊断为() A.梗塞后心绞痛。 初发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劳力型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 画轴类零件图时,一般按轴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横放绘制的视图是()图。 俯视。 左视。 右视。 主视。 男性,50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I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若发生心肌梗死,最可能的梗死部位是() A.前间壁心肌梗死。 下壁心肌梗死。 高侧壁心肌梗死。 右室梗死。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男性,70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0年,气短、下肢水肿10年,加重2周,神志不清1天"为主诉入院。每年冬季发作,咳白色黏痰,近2周上述症状加重,咳黄痰,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天前因头痛、烦躁、夜间不能睡觉,家属给予地西泮2片,服后即入睡不醒。既往史:吸烟30年,20支/日。

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COPD,肺心病,COPD病情加重的最常见原因是气管-支气管感染,由于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重气道阻塞,进一步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使病情加重。在呼吸不畅的情况下,又给患者服用镇静催眠药,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进一步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该患者在体格检查时主要出现肺基础疾病(COPD),呼吸衰竭,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叩诊肺部呈实音,语颤增强,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多见于肺组织实变,如大叶性肺炎等。胸膜摩擦感及摩擦音多见于胸膜炎患者。3.查血常规明确感染程度,行X线胸片明确肺基础疾病及肺动脉高压征,做心电图检查确定是否存右心室肥大,为进一步确诊肺性脑病及酸碱紊乱,需做动脉血气分析。4.肺心病加重期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畅通,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合理的氧疗:神志清醒的可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主张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若昏迷或分泌物堵塞需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当pH值小于7.2时,可考虑补充小剂量碱性药物。5.患者呼吸停止,应首先开放气道,机械通气。6.该患者考虑并发气胸,最恰当的措施是胸腔闭式引流,引出气体,减轻胸腔压力。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