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802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隐成本
【答案】隐成本是相对于显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成本。
2. 生产可能性曲线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生产可能性
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X 和Y 两种商品的生产,那么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表示。
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中曲线PP ´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X 商品和Y 商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 位于曲线左边的点可以实现,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 而位于曲线上
的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的生产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 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 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3. 规模报酬
【答案】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其中,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4. 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答案】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如果用。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化量,用P 和ΔP 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化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称为单位需求价格弹性,单位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同比例变动。单位需求弹性是区分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标准,若e>1,则称为富有需求价格弹性,若e<1,则称为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在单位需求价格弹性下,厂商的收益与产品价格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即厂商通过对商品涨价和降价的措施,都会带来需求数量的同比例变动,从而使得总收益不变,因而在单位需求价格弹性下,厂商无法通过调整价格来提高收益。
5. 边际转换率
【答案】边际转换率是指增加另一种商品产出的数量必须减少某种商品产出数量的比例。如
果设产出X 的变动量为
亦即:
,产出Y 的变动量为△Y ,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可以衡量1单位X 商品转换为Y 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X 商品对Y 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对MRT ,
边际转换率反映了产品转换的机会成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边际产品转换率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二、计算题
6. 若一国粮食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 d =6-O.5P,供给函数为Q s =3+P。为支持粮食生产,政府决定对粮食进行每千克0.5元的从量补贴(产量单位为亿吨,价格单位为元/千克)。试问:
(1)实施补贴后,粮食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是多少?
(2)每千克0.5元的补贴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如何分配的?
(3)补贴之后的财政支出增加额是多少?
【答案】(1)当政府对厂商进行补贴后,供给函数变为:
市场均衡条件为:Q =Q,代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
求解可得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为:(2)假设无政府补贴,市场均衡条件为:
求解可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P=2(元),Q=5(亿吨)。
尽管政府补贴了厂商,但是消费者从中也可以得到好处。从两个均衡价格的差价来看,消费者每千克粮食节省了1/3元,厂商每千克粮食多收1/6元。即在政府每千克0.5元的补贴中,消费者获得了1/3元,厂商获得了1/6元。
(3)辛上贴之后,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额为:(亿元)。 ,。 d s
7. 考虑一个纯交换经济,此经济只有两个消费者A 和B ,两种商品x 与y 。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的效用函数定义
为
。
(1)请给出完全竞争均衡的定义。
(2)请给出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定义。
(3)请给出这个经济所有可能的帕累托最优控制。
(4)假设初始财富配置为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各拥有5单位x 与y ,x 与y 的价格比为当经济达到完全竞争均衡时,这个价格比能否大于l? 为什么?
,这个经济的总察赋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