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答案】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参与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家共同建立一个跨国的区域性中央银行,各成员国内部不再设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区域性中央银行是建立在若干地域相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与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而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的诞生,则标志着欧盟的成员国也开始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 2. 官方结算差额(Official Settlement Balance)
【答案】官方结算差额也称“官方储备交易额”。它指基本差额加私人短期资本流动差额所得到的国际收支差额。它是从一国外汇储备和对外官力一债权、债务的变化角度来表明国际收支状况的,着重反映一国在列表期内的国际收支状况对黄金、外汇储备及对外债权债务的影响,而不涉及全部对外收支的实际差额。用官方结算差额,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定义为:
(X-M )+LTC+STCp=0
式中,X 为出口额; M 为进口额; LTC 为长期资本流动; STCp 为短期私人资本流动。在官方结算差额中,短期私人资本变动成为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的一部分,最终通过官方储备和对外债权债务来平衡。官方结算差额能够全面地反映一国的整体金融实力。一方面,它区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全面地反映了一国的顺差或逆差,一国金融当局应根据这些情况,相应地调动官方储备资产和运用对外债务来平衡国际收支。另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官方结算差额还可以作为衡量汇率走势的指标,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根据本国货币与国际储备的密切联系,货币当局应通过货币控制手段来缓解官方储备变动给国内货币市场带来的冲击。
3. 私募发行
是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 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发行者的资信情况为投资者所了解,不必像公募发行那样向社会公开内部信息,也没有必要取得证券资信级别评定。
【答案】
4. 弗里德曼难题
【答案】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是“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货币量增加引起的名义收入增加,短期内会引起产出增加。但在名义收入的增加中,有多少是由于实际收入增加,多少是由于价格
水平提高,弗里德曼认为,根据人们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是很难划分的,但这种划分却是十分重要的。“货币收入的变动如何在价格与数量之间划分,函待更多的研究”,因而有人将这一问题称为“弗里德曼难题”。
5. 滞胀
【答案】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指经济生活中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
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同方向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直接批判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认为滞胀是长期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必然结果,以增加有效需求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实质上是过度发行货币,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
6. 公开市场操作(业务)
【答案】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以影响基础货币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越性:①中央银行能够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②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④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的变动那样,产生震动性影响。
7. 国际储备
【答案】国际储各又称自有储备。指一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对外进行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和。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一国货币当局持有,而不是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持有的储备资产。国际储备的形式有货币性黄金、外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组成。
国际储备的作用为:①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它起着国际商品流动和世界经济发展媒介的作用。②具体到每一国家来考察。国际储备具有:充作干预资产、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
国际储备的来源,从一个国家讲,主要通过其国际收支顺差、货币金融当局的国外借款、外汇市场干预(出售本币、购入外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货币当局收购的黄金等渠道获得。从世界的角度讲,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1)黄金的产量减去非货币用金量; (2)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 (3)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
我国近年来的国际储备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际储备已经达到二千六百多亿美元,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8. 参与成本
【答案】投资者要想参与市场,要付出学习成本,要交学费,要投入精力,学习市场运作,了解资本收益的变化,监视市场的动态; 要懂得如何进行资产组合,而且要实时地调整组合,如此等等,这些共同构成需要投资者付出的成本即参与成本。
9. 金融同质化
【答案】指所有的金融机构正在提供同质的或类似的产品与服务。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原先普遍推行的业务日益交叉,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结果。金融同质化的途径有三种:①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②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公司的做法,互相渗入对方的营业领域。③通过金融创新绕过管制,向顾客提供原来只由竞争对手所经营的产品与服务。目前,金融同质化己成为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共同现象,它反映了金融机构对各种管制的小满及其追求全面服务的强烈愿望,有助于满足顾客多样化的要求。
10.通货膨胀缺口
【答案】通货膨胀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或者说,是指在充分就朴纤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怠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在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超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价值。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己没有可以扩大实际产出的闲置资源,不可能再增加实际产出,所以,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经济将面临物价普遍上涨的压力,在高于充分就业收入的名义收入水平上达到均衡。
二、简答题
11.论述利率的经济功能。
【答案】一般说来,利率的经济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中介功能。指在各种主体以及各种市场间起联系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连接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变化状况的信息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动传达到微观经济决策中; 其次,它沟通金融市场与实物市场,两个市场上各种利率的联动性,使金融市场和实物市场之间相互影响,紧密相关; 再次,它联系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利率变动将导致经济利益在三者间进行重新的调整分配。
(2)分配导向功能。指国民收入通过利息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引导投资方向,以合理筹集和使用资金,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首先,在借贷双方的初次分配时,利率从总体上确定了剩余价值的分割比例; 然后,利率可以调整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使盈余部门的资金流向赤字部门,对整个国民收入在各领域的投入进行再分配,对资金流向和流量加以引导和调节,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