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74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 是
B. 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
A. 新闻类
B. 影视剧类
C. 体育类
D. 广告类
E. 谈话类
F. 歌舞类
G. 少儿类
H. 其他
(3)排序式。
示例:
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 )能坚持观察活动。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 )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
2. 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案】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有:
(1)非结构型问卷也称开放式问卷,问卷由自由作答的问题组成,是非固定应答题。这类问卷,提出问题下列可能答案,由被试自由陈述。
结构型问卷,也称为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
(2)非结构式问卷就题型分析,可以是填空式的,也可以是问答式的。
结构型问卷可根据是否使用文字,划分为图画式与文字式根据答案的不同形式还可划分为:选择式、排列式和尺度式。适合于使用统计方法和进行量化处理。。
(3)非结构型问卷,多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因为答卷人回答自由,答案多种多样,所以整理资料比较费时费力。可使对问题的了解更深入,即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使对问题的探讨在更深度的情况下进行。如果采用集体访问,可以将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供集体讨论. 填答者可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明填答者的动机、态度、意见等,利于作深度研究使用。缺点是资料分散,难以统计,而且需要花费填答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结构式问卷有限定的答案,增强了调查对象回答的一致性。把数据列成表通常比较简明、耗时少。结构式问卷可能存在限制答卷者回答广度的缺点。
3. 教育文献的利用以及检索文献应该遵循的要求。
【答案】要在检索文献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献,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加工文献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有判断识别能力,才能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挑选出高质量的文献。一般而言,检索文献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
通过浏览,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仅要搜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矛盾的资料。不仅要广泛查阅中文资料,同时也应查阅外文资料,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通过细读,基本掌握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所研究的领域内讨论过的问题,分歧意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著作、主要倾向。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
(3)勤于积累
研究者应养成不断学习、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读书治学的能力,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逐步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目录。还要善于做摘要、札记、卡片,编制自己的文摘、提要、综述,建立个人资料
库,同时又会使用国家的信息库。
(4)善于思索
由于文献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文献作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创新,这就不仅需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而且必须靠理论思维;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分析、联想和构思,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
作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对文献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改造制作,要舍弃成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锻炼和提高对资料真伪和价值的判断力和敏感性,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4. 古代中国研究教育方法论观点的特点?
【答案】(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5. 简述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抽象概括性的具体表现。
【答案】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思辨性色彩,是在纯理性的超越感性经验水平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来间接地把握教育问题。
理论研究的抽象概括性具体表现在:
(1)理论研究是以已获取的各种客观的现实材料、已有的思想理论材料作为研究起点的; (2)理论研究是对感性认识或已有观念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再将形成的理性认识进行必要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是以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对教育问题进行概括研究;
(3)作为研究结果的表述,也总是力求达到符号化和形式化,使之成为严密的理论体系。众所周知,科学越发展就越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相对性和间接性,正是理论研究所具有的概括性,使教育理论家们能站在当代科学发展水平上把握教育基本问题的新的形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思辨性研究,虽然可达到普遍性认识,抽象思维,虽然能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用主观的分析代替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情况。因此要看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注意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并借助形象思维。作为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并经过一定实践检验的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获得对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客观认识。
6. 简述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答案】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