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

A . A.在外交上“另起炉灶”的决心
B . B.遵循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C . C.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
D . D.贯彻万隆会议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获得统一后,国内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普遍认识到,德国将会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亦即,德国将成为西欧的德国,而不是试图将西欧变成德国的西欧。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A.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B.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C.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D.近现代法德间的冲突及影响。 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C.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理论中,激励人们不断奋发进取,勤劳坚强,不畏艰难和挫折,努力争取成功,使世俗生活本身成为宗教实践,而宗教实践全部融入了世俗生活,基督教的传统美德忍耐、谦恭、虔诚、鄙视钱财等不再被提倡。此理论是() A.因行称义。 B.信仰得救。 C.教随国定。 D.信徒皆为祭司。 进行完放射性实验后,应() 清理实验物品。 讨论实验结果。 关闭实验设备。 洗手。 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送了一副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该联的理解适当的是() A.该联反映出北洋军阀对国民大革命的恐惧。 B.北洋军阀统治独裁专制,所谓“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是言不由衷。 C.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D.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