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研究——基于经济学理论视角

关键词: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委托代理;成本收益分析

  摘要


传统的职务消费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如规模范围扩大化、消费层次阶梯化、消费外衣合理化、消费目的模糊化、随意化等已使其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因此,推行公职人员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将隐性的权力消费公开化,模糊的职务消费标准具体化迫在眉睫。积极有序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进—步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效举措,是一个值得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新课题。

本文首先在对职务消费、职务消费货币化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基础上,阐释了我国职务消费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成因,努力探讨当前我国职务消费政策的主要缺陷及其制度性和历史性根源,较为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职务消费改革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宝贵经验。

其次,论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我国传统职务消费现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并对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各个特点进行了剖析,得出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从总体上将有利于消除各级公职人员(代理人)与政府(委托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状态的结论,提出通过适当的监督机制的设计,以有利于降低公职人员的败德行为,提高履职效率的原则设想。

接着,论文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视角,探讨不当职务消费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收益与成本问题,并建立数理模型研究了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中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然后,论文在深入分析老河口案例材料的基础上,以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及弹性分析等理论和数学模型对职务消费行为的内在规律性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对目前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总体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价。

最后,在理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对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揭示,对职务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定位,提出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及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