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614风景园林综合理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障景
【答案】障景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应当马上出现的景物。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2. 《园冶》
【答案】《园冶》是我国古代造园专著,明末造园家江苏吴江人计成著,崇祯四年成稿。其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缀山、选石、借景10篇。全书沦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
3. 形胜
【答案】“形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泛言之,相当于所谓“风景胜地”一类; 严格讲,则为风水术形势宗专用术语。形胜的要素有三:油位选址、坐北朝南和哭位排水。形胜思想强调山川环境,将城市选址、建设与地理环境的观察进一步扩大到宏观的山川形势,并强调形与意的契合境界,对风水说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4. 牌坊
【答案】“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坊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5. 曲水流筋
【答案】“曲水流筋”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那时,人们在举行拔楔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筋”。
6. 王维辋川别业
【答案】“辋川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建于陕西蓝田县南约20公里的一处别墅宅园。园中有多种地形、水体及茂密的植被,总体看来以天然风景取胜; 局部的园林化处理侧重于各种树木花卉的大片成林或丛植成景; 园林中建筑并小多,形象朴素,局部疏朗。
二、单选题
7. 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属于下列岛的类型中的( )。
A. 平岛
B. 山岛
C. 半岛
D. 礁
【答案】C
8. 按照属性分类,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天坛属于( )。
A. 风景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
B. 动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
C. 固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
D. 原始自然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
【答案】C
9. 以下哪个描写不属于秦兰池宫? ( )
A. 引渭水为池
B. 筑为蓬莱山
C. 周驰为阁道
D. 刻石为鲸鱼
【答案】C
【解析】“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描绘的是阿房宫的场景。
10.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最早形成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三大园林体系并行发展格局。此时期被誉为中国园林的转折期( )。
A. 秦汉
B. 魏晋南北朝
C. 唐代
D. 宋代
【答案】B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直接影响下,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园林的规划设计由前此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经营,造园活动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上承秦汉余绪,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的风景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
11.完整“西湖十景”至迟至( )时期形成。
A. 五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
【答案】C
【解析】“西湖十景”是指浙江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上的十处特色风景,最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钱塘十景,(清)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4年)新西湖十景,(2007年)一评西湖十景。
12.中国古代园林组成要素中,( )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A. 动物
B. 建筑
C. 植物
D. 假山
【答案】C
【解析】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讲究姿美、色美、味香。A 项,中国古典园林重视饲养动物。B 项,园林中的建筑可满足人们享受生活和观赏风景的愿望。D 项,我国古典园林叠山的艺术由来己久,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
13.广东的清晖园始建于( )时期。
A. 元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其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4.在视点与风景点之间点缀些花草树木或其他过渡景观,以使景色错落有致的园林构景手法是( )。
A. 夹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