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题库(二).. 15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题库(三).. 28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题库(四).. 42
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962中外园林建筑史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题库(五).. 56
一、单选题
1. 北京颐和园借十里以外的西山群峰,这种构景手段属借景中的( )。
A. 远借
B. 令日借
C. 仰借
D. 应时而借
【答案】A
【解析】北京颐和园借十里以外的西山群峰,这种构景手段属借景中的远借。园林中的直接借景法有:
①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
②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③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
④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⑤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⑥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⑦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象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2. 所谓“梅花亭”、“扇亭”等,一般来说是按亭子的( )来分的。
A. 屋顶形式
B. 平面形状
C. 所处位置
D. 所起作用
【答案】B
【解析】在建筑艺术上,亭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民族形式的精华。按平面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矩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扇面亭、梅花亭、套方亭; 按屋顶形式分,有单檐亭、重檐亭、攒尖亭、孟顶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分,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3. 按照属性分类,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天坛属于( )。
A. 风景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
B. 动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
C. 固态型人文旅游资源系列
D. 原始自然型自然旅游资源系列
【答案】C
4.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兴建宫室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
A. 非令壮丽无以重威
B. 外师造化,内得心源
C. 自由灵活,变化多端
D.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答案】A
【解析】宫室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室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要求外,更主要的还要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整伤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帝王的权威。
5. 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是( )。
A. 岳
B. 上林苑
C. 甘泉苑
D. 兔园
【答案】A
【解析】宋徽宗所筑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灵岳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灵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
6. 下面苏州园林中,不以集中式水面居中布局的是。( )
A. 留园
B. 狮子林
C. 网师园
D. 沧浪亭
【答案】D
【解析】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笼,磐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7. 留园中的“冠云峰”是采用了下列石材中的( )。
A. 英石
B. 太湖石
C. 灵璧石
D. 宣石
【答案】B
【解析】冠云峰位于留园东部,林泉者硕之馆以北,因其形又名观音峰,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庭院置石之一,充分体现了太湖石“冠云峰瘦、漏、透、皱”的特点。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
8. 中国古代园林中,把种花木的叫园,把养禽兽的叫( )。
A. 庄
B. 囿
C. 苑
D. 沼
【答案】B
【解析】囿是最早见于中国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也是中国皇家园林的雏形。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帝土贵族进行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 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9. 以下哪个园林不在今浙江省? ( )
A. 西冷印社
B. 绮园
C. 郭庄
D. 退思园
【答案】D
【解析】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
10.山水相依,水面平静如镜,山势绵亘蜿蜒,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著名园林是( )。
A. 杭州西湖
B. 扬州瘦西湖
C. 无锡寄畅园
D. 北京颐和园
【答案】A
【解析】杭州西湖山水相依,水面平静如镜,山势绵旦蜿蜒,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