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815分析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选)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之一的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

A. 分子吸收

B. 背景吸收

C. 基体效应

D. 物理干扰

【答案】CD

【解析】标准加入法可消除基体效应,物理干扰也是基体效应的一种。

2.

在含有的溶液中,

欲使电对的电位升高,宜加入的溶液是(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

A.HC1溶液

B.NH4F 溶液

C. 邻二氮菲溶液

D. 溶液

【答案】C

3. 今有四个组分m 、II 、x 和y , 它们在气-液色谱上的分配系数为512、390、498和400, 哪一个最先出峰( )。

A.m

B.x

c.y

D.n

【答案】D

4.

已知

A.

C.

【答案】B

5. 已知在lmol/L的HC1介质中

,时,选择( )指示剂最合适。

A.

中性红

B.

亚甲基蓝

第 2 页,共 48 页 那么该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 之间的关系式为( )。

B.

D. 以滴定

C. 二苯胺

1

D.

二甲基邻二氮菲

【答案】D

6

. 有一种含氮的药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腈类物质时,主要依据的谱带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腈类化合物特征峰

:

7.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 将( )。

A. 増大

B. 降低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在测定时EDTA

不断释放

使pH 降低。

8. (多选)下列化合物中可产生荧光的化合物是(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因为共平面性好的刚性分子才能产生荧光。A 和C 共平面性差,不产生荧光,B 、D 由于苯环之间成环,可以很好地共平面,刚性増强。所以B 、D 可以产生荧光。

9.

(多选)标准溶液只能用标定法配制的原因有( )。

A.

B.

C.

D.

不能与

【答案】AB

【解析】

在弱酸性溶液中与反应有确定的定量关系,

与虽不能直接反应,但可通过置换的方式,建立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10.Na 原子下列光谱线间哪个能发生跃迁?( )

A.

B.

C.

第 3 页,共 48 页 纯度不高

容易风化 反应无定量关系 直接反应

D.

【答案】D

【解析】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电子的跃迁不能在任意两个能级之间进行,而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这个定则是:(1

项,三重项只能跃迁到三重项等;(4

或任意正整数;(2

)但当时,跃迁只允许在S 项和P 即单重项只能跃迁到单重的跃迁是禁阻的。 项、P 项和S 项或D 项之间、D 项和P 项或F 项之间等;(3

二、填空题

11.与采用光栅为色散元件的红外光谱仪相比,采用Michelson 干涉仪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有_____等优点。

【答案】不需要狭缝(能量大);扫描速度快,尤其适于与其他仪器联用;适于具有很强或很弱的红外信号的分析及痕量组分分析

【解析】可根据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比较。

12.

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的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_未变,只是_____改变了。

【答案】

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吸光度

1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研究分子的_____能级间的跃迁,当然还包括分子的_____能级间的跃迁和_____能级间的跃迁。

【答案】电子;振动;转动

【解析】有机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能级差与紫外、可见光的能量相当。所以紫外-可见光作用于分子时能引起电子能级的跃迁,紫外-可见光谱是由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电子跃迁的同时还伴随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14.Mn 共振线是403.3073nm 。若Mn 试样中含有Ga , 那么用原子吸收法测Mn 时,Ga 的共振线403.2982nm 将会有干扰,这种干扰属于_____干扰,可采用_____的方法加以消除。

【答案】光谱;另选分析线

15.对一滴定分析的准确度,要求相对误差≤0.1%,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可以称至_____mg,用递减法称样时,一般至少称取_____g; 滴定管的读数一般可以读至_____mL; 使用25mL 的滴定管滴定时,滴定体积应该控制在_____mL.

【答案】0.1; 0.2; 0.01; 20

1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是_____和_____之间的关系曲线。当溶液符合比尔定律时,此关系曲线应为_____。

【答案】浓度;吸光度;一条直线

第 4 页,共 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