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能力和智力

【答案】能力是指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其基础是知识和技能。其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能力的产生发展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不开。智力是心理学基本概念。韦克斯勒认为,智力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 情绪和情感

【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 认知风格

【答案】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特征,即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人们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不同于智力上的差异,它无好坏之分,但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其中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4.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5. 注意

【答案】注意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

和紧张度。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6. 陈述性记忆

【答案】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7.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8. 部分报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 )

【答案】部分报告法是测量感觉记忆的方法。Sperling 将全部的刺激项目排成3X4矩阵,刺激以50ms 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者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报告相应的刺激项目,再根据报告者的准确率计算被试者的记忆量。部分报告法运用了随机的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了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

二、单选题

9. 当积差相关系数r=0时,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最佳解释是(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C

【解析】积差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当r=0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10.根据加涅对学习水平的分类,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问题解决学习

B. 概念学习

C. 规则学习

D. 辨别学习

【答案】C

【解析】①规则学习是指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②问题解决学习是指运用所学的原理解决问题、从问题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学习。③概念学习是指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习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④辨别学习是指学习

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1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 )阶段。

A. 感知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答案】C

,前运算阶段(【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2~7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岁)。

12.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首先应该做的是( )。

A. 启发学生学习

B. 引起学生的注意

C. 呈现教学内容

D. 提示教学目标和进度

【答案】B

【解析】根据加涅关于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过程有8个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其中,动机阶段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正是根据学习各内部过程的特点,加涅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独立的教学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学习者目标,③刺激回忆先前的学习,④呈现刺激,⑤提供学习指导,⑥引出行为,⑦提供反馈,

⑧评价行为,⑨促进保持和迁移。因此,教师组织教学时首先应该做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13.“声光音乐会”的感觉效应是( )。

A. 感觉适应的结果

B. 感觉对比的结果

C. 联觉的结果

D.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因此种感觉道受到刺激而引起彼种感觉道产生感觉或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此一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14.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成绩均为80,英语成绩为75。己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都为65,语文标准差为10,数学标准差为15,英语标准差为5。小明三科的成绩按照标准分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

A. 语文、数学、英语

B. 英语、数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