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推拿科住院医师题库>针灸科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鲍某,男,48岁。患者因急性胃痛来诊。李医生认为其病不重刺激无以祛其邪,不留针不能达其效,故行重刺留针法。病人仰卧位针刺20分钟后,起针时发现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自觉痛剧,四肢症状未解,起针时症状益甚。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 . A.局部收缩严重,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B . 试着向原来单向捻针的相反方向将针捻回
C . 在局部或附近腧穴叩弹或循按
D . 在附近腧穴再刺一针
E . 医生不要紧张,可用工具钳强行拔针

疟疾患者寒战期给予积极的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鲍某,男,48岁。患者因急性胃痛来诊。李医生认为其病不重刺激无以祛其邪,不留针不能达其效,故行重刺留针法。病人仰卧位针刺20分钟后,起针时发现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自觉痛剧,四肢症状未解,起针时症状益甚。以下对此类现象的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 如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 避免单向捻针。 不留针或只用0.5寸毫针。 部分伤寒患者在缓解期体温下降还未恢复正常时,又重新上升,血培养阳性,持续5~7天后退热,称为复发。()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人体的免疫功能。() 鲍某,男,48岁。患者因急性胃痛来诊。李医生认为其病不重刺激无以祛其邪,不留针不能达其效,故行重刺留针法。病人仰卧位针刺20分钟后,起针时发现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自觉痛剧,四肢症状未解,起针时症状益甚。本患者出现此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A.患者精神紧张。 行针手法不当。 病人肌肉强烈收缩。 留针时间过长。 体位不当。 鲍某,男,48岁。患者因急性胃痛来诊。李医生认为其病不重刺激无以祛其邪,不留针不能达其效,故行重刺留针法。病人仰卧位针刺20分钟后,起针时发现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病人自觉痛剧,四肢症状未解,起针时症状益甚。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