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我国中小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渐确立了学校校长负责制,即"校长全面负责,支部政治核心,教职工民主管理"这种三位一体的新型领导体制。校长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人物,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主持全校工作,以完成教育培养目标。故校长领导行为是否有效,是否能激发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与学校的任务、目标相统一,对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目标的完成,具有极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恢复和发展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的。在学校管理学科中有关领导行为的研究是从八十年代才开始的。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教育界开始引进和借鉴了西方学校管理理论中有关领导行为的理论,并在教育理论界和学校管理实践中得以传播、应用。从而出现了一批有关学校管理中领导行为方面论述的书籍和文章。在中国学校管理实践中,校长的领导行为表现则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政治中领导观念的影响极深。 西方国家在学校管理中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开展的较早,美国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对教育管理的研究。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教育管理在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随之出现了大量的学校管理理论,各理论派别对学校校长领导行为的论述各有特点。 当前我国学校管理中有关领导行为的论述较多。作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中的领导行为进行分类、阐述。但是,用我国学校管理学中领导行为的研究与西方学校管理中有关领导行为研究做以比较的文章极少,且不全面。由于学校组织的特定功能,以及学校管理中所必须遵循的教育与管理的规律,使得在中西学校管理中领导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必然有共同之处。本文将在这一方面拾遗补缺,填补空白,在对当代中西学校领导行为的比较研究中,试图找出二者在领导行为上的共性,摸索和探讨中西学校领导行为上共同的规律,从而对我国学校领导行为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一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关于领导和领导行为的概念"。在该部分文章中,陈述了当代中国和西方存在的有关领导和领导行为的概念。西方大多数学者认为领导是一种对个体和团体的影响过程。在研究中要注重三要素:人,过程和系统。但是在各要素的侧重上各种领导行为理论有所差异。在中国,则认为领导的本质是服务,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领导行为是统率、率领、引导和被领导者自愿服从相统一的活动。领导者的权威是靠被公认的信念、理想、道德、知识、智慧、能力和自我奉献的榜样作用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部分为"当代西方学校管理理论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在该部分文章中,阐述了当代西方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及权变理论中的领导行为研究。认为存在六种分类,并对每种类型做了论述。 第三部分为"当代中国学校管理学对领导行为的探讨"。认为当代中国学校管理中的领导行为大致分六种类型,并对每种分类做了阐述。同时指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领导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并非象分类中描述的那样典型、单一,而是多种行为类型的混合或者是或多或少的倾向于某一种行为类型。 文章第四部分对中西学校中领导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概括,找出二者共性之处。 首先笔者设立一概念框架,可将各种中西领导行为研究观点整合于其中,各种理论只是侧重点的程度有所差异。其次对中西在领导行为上注重人的因素,实行民主领导以及依据不同的情境施以相应的领导行为等共性进行阐述、解释。文章认为,为提高领导者的效能,注重人的因素,实行民主领导以及根据不同的情境施以相应的领导行为是中西学校管理中领导行为发展的趋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