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概论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词义的模糊性
【答案】词义模糊性是指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语意义的一种的特征。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即使像“人”这样的词义,尽管所指是明确的,但词义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人的回答也决不会完全一样。这些例子说明,一般词的词义多少都带有模糊性。
2. 语流音变
【答案】(1)语流音变的内涵
语流音变指的是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2)语流音变的类型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①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它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比方北京话的“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成/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h /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
②异化现象是和同化相反的音变现象: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比方北京话的上声是个发起来比较费力的低曲折调,两个上声字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土改”调同“涂改”),这是调位的异化。
③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从元音来说,弱化最常见的
h 表现是:复元音单化,单元音(高元音/iuy/除外)央化。比方北京话口语中“木头”/mutou/弱化成
/muth o/“妈妈”/mama/弱化成/ma/。
④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还往往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
214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后者也称作“合音”。比方北京话的“你们”/nimon/常说成
51[nim214], “我们”常说成[wom214]]或[m214],“豆腐”/toufu/说成[tou5lf‘]; 三词都发生了音位的脱
落,前两词还发生了合音。
总之,语流音变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使得语言更流畅的表达意义,使得交际更加方便。
3. 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答案】(1)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指的是指在构词中只负责起改变词的形态,不改变词的意义,也不生成新的词的构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为构词语素,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英语的work 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 后的worker 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2)构词语素构词语素指的是在构词中生成新词的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为变词(构形)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比如英语的book 加上-s 以后成为books ,walk 加上-s 、-ing 、-ed 之后而成为walks 、walking 、walked ,复数s 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都是语素的组成部分,是两种有关联的语素类型。
4.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日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按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以先粗略地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语音的弱化和脱落? 指出下列语流中的弱化和脱落现象:汉语:脑袋[nQu][tail>[nauta]打扮[tA][pan]>[tA p3n] 衣服[fu]>[if] 你们[ni][man]>[him] 英语:of COv]>[or](…的…) 俄语:xopomo[XorO。Jo]>[XorA。Jo](好)
【答案】语音的弱化就是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的变弱。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阻力的减少。元音的弱化急是出现在弱化音节中。语音的脱落就是发音中某些音的消失。消失的音往往原来是弱化音节里的,所以脱落和弱化有密切的关系。
弱化现象有:“打扮、of 、xopomo ”中的语音变化。
脱落现象有:“脑袋、衣服、你们”中的语音变化。
6. 什么是音素?
【答案】人类语言中的声音只按音质的不同加以划分而不管其高低、强弱、长短的差别,最
后可以得出一个个各有其特点的声音,即音素。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单位。
7. 什么是构形法? 构形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举例说明。
【答案】构形法是构成同一个词的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即词形变化)的方法。构形法一般有这样几种:
(1)附加法
在一个词内部添加一定的附加词素的方法就称作附加法。作为构形法的附加法指的是给词干
添加附加词素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如英语的“
—复数)
(2)内部屈折法
屈折就是以语音变化为手段的一种词形变化,内部屈折法就是用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同一个词的词形变化的方法。例如foot 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feet 。
(3)重音移动法
词的重音位置的移动也是一种构形法。如俄语中的“pyKH" (手,单数、属格)—"p]hrh"(复数、"r6pola" (城市,单数、属格)—"ropo ~i" (复数、主格),"66xa" (侧面,单数、属格)—"60" (复数、主格)。
(4)重迭法词素(有时是整个词)的重迭可以区别同一个词的语法意义。例如马来语的“guru--guru" (各位教师),"sekOlah-sekolah" 〔许名学柠)都用重佚法夫示复赞的语法意交。
(5)增补法
在有的语言中,某一类词的某种语法意义上的对立除了用附加法、内部曲折法等构形法外,还用历史来源不同而词汇意义一样的不同词根的词来表示。这种方法就称作增补法。例如英语单音节形容词一般用附加法表示级的语法意义的对立: hard(硬的,原级) harder (比较级) hardest (最高级) long (长的,原级) tonger (比较级) longest (最高级) 可是,英语的某些单音节的形容词却用不同词根的词来区别级的语法意义。
(6)外部形态的运用有时,一个词的语法意义要依靠起辅助作用的词(虚词)来帮助表达。如冠词、助动词等就是这样的虚词。
8. 简单说明来源于闪美特人字母的几种重要字母的情况。
【答案】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北方闪美特人的字母分成了三支。其中迎南字母和希腊字母向西传播,阿拉马字母向东流传。
(1)迈南字母:采用这支字母的文字现在大多成了无人使用的古文字。
(2)希腊字母:希腊人接受了闪美特人的字母以后,经过了一番创造性的改革,制成了在文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希腊字母。
(3)阿拉马字母:阿拉马字母大约形成于公元前八世纪。它的“后裔”很多,现在的分歧也相当大,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字母。
”(书,单数 ,单数的语法意义都是由零形式表示出来的。(地图,单数—复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