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基础课卷)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美籍俄裔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曾经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过一首中国题材和风格的音乐剧作品(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A. 《秋子》

B. 《观音》

C. 《荆柯》

D. 《孟姜女》

【答案】D

【解析】六幕十景音乐歌舞剧《孟姜女》是俄籍犹太人阿龙·阿甫夏洛穆夫导演并作曲的最重要的作品。这出戏的文字编剧是共产党人贺一青(姜椿芳),剧本以民间传说“孟姜女万里寻夫故事”为蓝本,通过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表现了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秦始皇的凶残,鼓舞人民起来反抗专制压迫。阿氏不仅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而且采用传唱于民间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为音乐素材,以纯粹的中国民歌风格并按照西方歌舞剧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

2. (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走向成熟,是中国新歌剧探索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A. 《兄妹开荒》

B. 《小小画家》

C. 《夫妻识字》

D. 《白毛女》

【答案】D

【解析】①在内容上,《白毛女》叙述了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情况,它反映了“旧社会把人逼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 ②在戏剧上,“白毛仙姑”的传说提供了一个离奇的情节,从而塑造出杨白劳、喜儿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在音乐上,它在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充分考虑歌舞剧民族化,因而大胆而又谨慎地采用了中国民间歌曲、戏曲唱腔与西洋歌剧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形式,使歌舞剧音乐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戏剧性。

3. 1919年夏,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共同筹办的( )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私立艺术师范学校。

A.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B. 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C.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D 西北音乐院

【答案】B

【解析】1919年夏,刘质平与吴梦非、丰子恺创办了以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为宗旨的、我国最早的一所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吴梦非任校长,刘质平任教务主任; 学制初仿日本,后效德国。分普通师范、高等师范两科,前者招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入学后音乐、图画及手工三者兼学,培养小学艺术师资; 后者招收初中或师范毕业生,入学后,分图画音乐及图画手工二组,培养中学及普通师范的艺术师资,学制均为二年。1923年学校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一年后在此基础上又扩大成“私立上海艺术师范大学”,设有艺术教育系、音乐系、西洋画系、中国画系。

4. 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国立音专的校长是( )。

A. 任光

B. 肖友梅

C. 黄自

D. 刘天华

【答案】B

【解析】肖友梅,字雪朋,号思鹤,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专,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

5. 歌曲《日落西山》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郭沫若,张曙

B. 田汉,张曙

C. 田汉,贺绿汀

D. 郭沫若,贺绿汀

【答案】B

【解析】《日落西山》是由著名作曲家张曙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创作的一首优秀抒情抗战歌曲,原是为田汉话剧《最后的胜利》写的插曲。歌曲旋律清新优美,民族风格浓郁,旋律舒展优美。

6. 下列哪种观点属于“国粹主义”的音乐思想( )。

A. 你要知道什么是音乐,你还是要向西方乞灵。

B 中国青年目前需要音乐不是所谓“国乐”而是世界普遍优美的音乐。

C. 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合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D. 不当图习外风,以移易国性,况古谱亦未必完全无考也。

【答案】D

【解析】中国近代的音乐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和“中西融

合”。“国粹主义”反对无视音乐的“民族性”,否定、抛弃中国传统的民族“国粹”,一味盲目“崇洋” 的“西化”思潮。AB 两项,属于“全盘西化”的音乐思想,C 项则是“中西融合”的思想观点。

7. 秦腔的领奏乐器是( )。

A. 京胡

B. 高胡

C. 板胡

D. 坠胡

【答案】C

【解析】秦腔乐队的乐器组合,在二十年代使用了二股弦、板胡、月琴、中音三弦、提琴(现名京胡)、笛、大唢呐,其中主奏乐器是板胡。

8. 1920年留学德国的青主创作了( ),这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开篇之作。

A. 《我住长江头》

B. 《玫瑰三愿》

C. 《大江东去》

D. 《问》

【答案】C

【解析】《大江东去》是青主1920年在德国留学期间创作的,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青主在创作上借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把苏轼的词意用音乐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艺术的创作,“使作品既具有淳朴、宽广的气息,又富有舒展、潇洒的格调,还有幻想式的浪漫主义意味,是作者抒发对世事感慨之佳作。”

9. 曾志忞在( )一文,围绕探讨“音乐为何物? 音乐之存于世其价值如何? 其功用如何? ”三个问题展开。

A. 《论教育之宗旨》

B. 《以美育代宗教说》

C. 《中国音乐改良说》

D. 《音乐教育论》

【答案】D

【解析】曾志忞在音乐理论上提出了发展新兴音乐的思想。在1904年,他发表了《音乐教育论》的长文,系统阐明了音乐的定义、音乐的作用、我国音乐落后的原因、音乐学习方法及音乐创作等问题,是早期不可多得的音乐论文之一。A 项,《论教育之宗旨》是王国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文献。B 项,蔡元培创作了《以美育代宗教说》。C 项,《中国音乐改良说》为匪石所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