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 )

A. 帖经和诗赋

B. 墨义和策论

C. 策论和诗赋

D. 经义和帖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科举考试考试方法的变更情况掌握的程度。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但是后来在北宋三次兴学中,第一次庆历兴学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罢帖经和墨义。所以,我们可以排除ABD 。还有在清末新政的时候,废八股,改试策论。也可以知道策论是肯定有的,诗赋一直都是非常受重视的。

2. 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B

3. 一经师的学说己“立于学官”,设立了博士,那么他的经说即称

A. 家法

B. 师法

C. 经学

D. 经典

【答案】B

4. 从20世纪30年代起,欧美掀起了一场主张恢复西方传统教育核心价值的取向,反对进步教育和新教育的运动,形成了“新传统教育”思潮。新传统教育主要包括( )。

A. 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B. 改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C. 永恒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

D.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新传统教育”思潮的掌握程度。20世纪30年代起,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掀起了一场主张恢复西方传统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反对进步教育和新教育的运动,形成了“新传统教育”思潮。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到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改造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社会精神,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 “升舍”制度是( )创立的。

A. 元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明代

【答案】B

6.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

A. 描述性定义

B. 纲领性定义

C. 解释性定义

D. 规定性定义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定义的方法。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教育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也就是说,不管其他人是如何定义某个词的,我就是这么定义的,并且我将始终在我定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谢弗勒有关定义方式的区分为我们研究纷繁复杂的教育定义提供了一个逻辑的视角,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7.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 教育隐喻

【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8.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中,除了进士之外,学子比较热衷的是( )

A. 明法

B. 明字

C. 明算

D. 明经

【答案】D

9. 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

A. 顺查法

B. 逆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检索文献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顺查法:是按照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由近及远,有新到旧的顺序查找。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和新课题的研究。引文查找法:是以己经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综合查找法:是综合上述方法以达到检索的目的。

10.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 )。

A. 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B. 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C. 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D. 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杳的是对教育观察基本类型的掌握情况。不用的分类标准可以形成不同的教育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而分为: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