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01法学综合二之刑法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不可以被撤销的意思表示错误是( )

A. 将甲误认为乙而向其作意思表示

B. 将买卖误认为租赁

C. 误认为自己出差而购买机票

【答案】C

【解析】意思表示错误是指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即当事人的设想与现实不符。错误的意思表示应被撤销,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导致撤销意思表示的后果,只有当错误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必须是重要的时候,意思表示才可以被撤销。《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71条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A 项,属于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属于可撤销的意思表示; B 项,属于对行为性质的错误认识属于可撤销的意思表示; C 项,行为人购买机票的意思与其购买机票的行为并不存在不一致的地力一,而对意思表示做出的原因的误解并未构成重大误解,不可以被撤销。

2. 甲离婚后嫌才3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5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

A. 纯正的不作为犯

B.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 纯正的作为犯

【答案】B

【解析】作为,是指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在我国刑法中,由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实现的犯罪有两种类型:①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刑法规定只能由不作为的形式实现的犯罪,如我国刑法规定的遗弃罪即属此类; ②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行为人实际上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这种情形叫不纯正(非真正)不作为犯,如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故意杀人罪即属此类。

3. 自助行为的目的是允许权利人保护自己的

A. 支配权

B. 请求权

C. 形成权

【答案】B

【解析】自助行为是权利人为保护自身请求权的实现,在情势紧迫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予以保护的情况下,实施的扣押、破坏、毁损他人财产,拘束他人自由的合法措施。实施自助行为必须符合如下要件:①存在请求权; ②情势紧迫; ③不能及时得到国家保护。

4. 美国前总统克林在卸任前曾想在化解中东问题上有所作为。他曾邀请阿拉法特和沙龙到自己的戴维营,并让二人到戴维营的办公室内交谈,为方便二人畅所欲言,克林顿并没有参加二人的谈话,谈话内容完全保密。这种解决争端的方式属于( )。

A. 调解

B. 磋商

C. 斡旋

【答案】C

【解析】A 项,调解又称和解,是当事国将争端提交一个由若干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报告,阐明事实并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以设法使争端当事国达成协议。B 项,磋商是指发生争端的双方自行协商解决,没有第三方的参与。C 项,斡旋是指第三方不介入具体的争端,主要运用外部手段促成争端双方谈判以解决争端。第三方不直接参加谈判也不提供任何解决方案,所做的仅仅是劝告当事方及提供谈判场所、通信等事务性协助。

5. 自由就是不受他人的干涉和限制,这可以被称为( )

A. 法律自由

B. 消极自由

C. 积极自由

【答案】B

【解析】B 项,消极自由意味着从约束中解脱出来,不被干预、不被控制的状态。消极自由实现的条件就是没有外界的干预和控制。C 项,积极自由与不受干预的消极自由不同,它是去做某事的自由。

6.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权改变或撤销不适当规章的是( )

A. 国务院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7. 因房屋所有权发生争议的诉讼,属于( )

A. 指定管辖

B. 专属管辖

C. 一般地域管辖

【答案】B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①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②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③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8. 法对人们的行为可以反复适用,这体现了( )的特征.

A. 法的强制性

B. 法的规范性

C. 法的普遍性

【答案】C

【解析】A 项,法的强制性就是指法依靠强制力保证实施、强迫人们遵守的性质。B 项,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并以此指引人们行为的性质。它表现在:法律规范规定了人们的一般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C 项,法的普遍性,就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法律效力对象的广泛性; ②法律效力的重复性; ③相同的事项和相同的法律主体适用相同的法律。

9. 我国的一辆国际列车行使到甲国境内时,甲国公民A 与乙国公民B 发生争吵,A 将B 打成重伤。则A 的犯罪行为( )。

A.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B. 可能适用我国刑法

C.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答案】

A

【解析】本题中,犯罪行为发生在甲国境内,不能适用我国刑法典关于属地管辖的规定; 犯罪行为人是甲国公民,因此也不能适用我国刑法典中的属人管辖; 案件中被害人是乙国公民也不符合我国刑法保护管辖的条件; 另外,本案犯罪行为不属干普遍管辖要求的罪行,也不能依据普遍管辖来适用中国刑法。

10.在某区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下列人员中的( )依照我国《选举法》不具有选举资格。

A. 精神病患者李某

B. 因涉嫌犯罪而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决定停止其选举权的王某

C. 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而被判处管制的张某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