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新论》考研内部复习题5

  摘要

一、简答题

1. 强调记者“识”的修养有什么意义? 你打算怎样提高自己的“识”的修养?

【答案】(1)识,就是眼力,就是远见卓识。“识”的修养,也就是要求记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

仟何记者在采写、报道事实的时候,都是有所选择、有所评价的。这种选择和评价,以及其间的倾向险和态度,是受记者的世界观和政治理论及政策水平所左右的。记者的世界观和政治理论及政策水平,影响并指导着他的整个新闻采访活动,并体现在他的新闻作品之中。

我国记者要担当起时代的哨兵的使命,要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首先需要有“眼力”。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及政策水平,才能帮助我们实事求是,高瞻远瞩,见微知著; 帮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看到主流,看到正确的方向; 帮助我们从沙砾中识真金,从平凡中见真理; 帮助我们多谋善断,敏锐地判断出什么该采访报道,应当怎样去采访报道。

(2)要提高自己“识”的修养,记者应该努力从以下方面做起:

①记者的这种“识”,首先是建立在正确立场的基础之上的。

记者应当站在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民立场上,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立场和感情又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记者应当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生活,对自己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怀有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受党和人民的委托采写新闻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心明眼亮,理直气壮,积极主动,有“胆”有“识”。

②记者的这种“识”,也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地辩证地看问题,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实用主义和纯客观主义。这样的“识”,才是真正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远见卓识。

③记者的这种“识”,还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的。

立业为公,诚实、廉洁,不谋私利,为坚持真理无所畏惧,勇于牺牲个人的一切。这样的“识”,也才是“胸无半点尘”的光明正大的远见卓识。

总之,记者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理论和政策; 再把学到的理论和政策应用于新闻工作实践。这样,反复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就能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能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好记者。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