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810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之数据结构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体现在( )。
A. 数据元素是一个字符
B. 可以顺序存储
C. 数据元素可以是多个字符
D. 可以链接存储
【答案】A
2. 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采用某些页面置换算法,会出现Belady 异常现象,即进程的缺页次数会随着分配给该进程的页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下列算法中,可能出现Belady 异常现象的是( )。
I . LRU 算法
A. 仅 II
B .仅 I II
C. 仅I III
D. 仅 II III
【答案】A
【解析】Belady 现象只有FIFO 算法才会出现
3. 设置当前工作目录的主要目的是( )。
A. 节省外存空间
B. 节省内存空间
C. 加快文件的检索速度
D. 加快文件的读/写速度
【答案】C
【解析】工作目录只是指出了当前操作的默认目录,使得在每次访问的时候不需要由根目录
一层一层地解析,在文件路径比较长时,可以节省许多解析的时间,从而加快了文件的检索速度。
4. 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7个地址项,其中4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若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的大小均为256字节,则可表示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 )。
A.33KB
第 2 页,共 55 页 II. FIFO 算法 III. OPT 算法
B.519KB
C.1057KB
D.16513KB
【答案】C
【解析】4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其指向的数据块大小4×256B=lKB,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可以索引256/4=64个直接地址索引,故2个一级间接地址索引指向的数据块大小为2×64×256B=32KB,二级间接地址索引为256/4×256/4=4096个直接地址索引,故1个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指向的数据块大小为4096×256B=1024KB, 共计1KB+32KB+1024KB=1057KB。
5. 某数采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为C640 0000H, 则该数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为C640 0000H表示为二进制格式为1100 0110 0100 0000 【解析】
0000 0000 0000 0000, 转换为标准的格式为:
. 因此,浮点数的值为
6.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效率最高的是( )。
A. 平衡二叉树
B. 二叉查找树
C. 没有左子树的二叉排序树
D. 没有右子树的二叉排序树
【答案】A
【解析】平衡二叉树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这就保证了二叉树的深度是级别的。二叉查找树或者是一颗空数;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①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②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③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B 、C 、D 三项均不能保证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甚至很大,因此查找效率低。
7. 下列选项中,能缩短程序执行时间的措施是( )。
I. 提高CPU 时钟频率
II. 优化数据通路结构
III. 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
A. 仅I 和II
B. 仅I 和III
第 3 页,共 55 页
C. 仅II 和III
D.I 、II 和III
【答案】D
【解析】一般说来,CPU 时钟频率(主频)越高,CPU 的速度就越快;优化数据通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吞吐量;编译优化可得到更优的指令序列。所以I 、II 、III 都是有效措施。
8.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
A. (SYN=0, ACK=0, seq=11221, ack=11221)
B. (SYN=1, ACK=1, seq=11220, ack=11220)
C. (SYN=1,ACK=1, seq= 11221,ack= 11221)
D. (SYN=0, ACK=0, seq= 11220, ack= 11220)
【答案】C
【解析】TCP 是面向连接的,所谓面向连接,就是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需先建立连接,然后数据传送,最后拆除三个过程,也就是客户主动打开TCP 传输,服务器被动打开。第一次握手:客户发送SYN=1,seq=x 给服务器,即客户的TCP 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并选择序号seq=x,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SYN=1, ACK=1, Seq=y, ack=X+l给客户,即服务器的TCP 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则发回确认。服务器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SYN=1,使 ACK=1,其确认号ack=x+l, 自己选择的序号seq=y。第三次握手:客户发送ACK=1, seq=x+l, ack=y+l 给服务器,即客户收到此报文段后向服务器给出确认,其ACK=1, 确认号aCk=y+l。客户的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服务器的TCP 收到主机客户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 连接已经建立。 因此,本题中x=11220, y是主机乙自动选取的序号,可以与x 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从而主机乙所
ACK=1, seq=y, ack=x+l,ACK=1, seq=y,ack=11221,发出的TCP 段应该是SYN=1,即 SYN=1,
从而答案是 C 。
9. 在系统内存中设置磁盘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磁盘I/O次数
B. 减少平均寻道时间
C. 提高磁盘数据可靠性
D. 实现设备无关性
【答案】A
【解析】访问磁盘的开销远远大于访问内存的开销。磁盘缓冲区便是利用主存中的存储空间,来暂存从磁盘中读出(或写入)的信息,频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盘数据和信息,暂时存放在磁盘缓存中,可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
第 4 页,共 55 页 的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